媒体看通大-米乐app官方

最新动态
  • 13
    2022-07
    7月13日,《人民政协报》刊登“人才强国”委员读书群之“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专题讨论,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校长施卫东以《让人才真正静下心来做学问搞研究——基于江苏省与南通大学的实践思考》为题,积极建言献策。文章从“地方政府向用人主体授权,充分落实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学校:落实决策部署,激发人才积极性”两方面介绍了政府、学校相关政策、举措。围绕相关主题,施卫东建议要加强政策衔接,打破制度梗阻;要优化高校评价,真正为人才松绑。(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dzb.rmzxb.com.cn/rmzxbpaper/pc/con/202207/13/content_27525.html
    2022-07-13
  • 23
    2022-06
    6月23日出版的《中国交通报》报道我校与中天科技集团共建南通大学——中天科技产业技术联合研究院。据报道,校企双方将实施人才共享,开展联合创新,依托产业技术联合研究院,开放融通,协同创新。据了解,2017年,我校与中天科技集团开启产学研全面合作,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4278228/app_key/406ae173bfde42e23fb649bcfd7f3f96
    2022-06-23
  • 15
    2022-06
    6月13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田地里柴米油盐中有大智慧》为题,就高校推出特色劳动实践课的相关问题专访我校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邓宏宝。邓宏宝表示,劳动可以塑造学生们“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价值观,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避免他们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理想化和思想偏激的弱点,更好地认识社会,培养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206/13/node_3.html
    2022-06-15
  • 13
    2022-06
    6月13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以《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筑起实践基地链,培养“新工科”人才—“每名毕业生平均有5个岗位可选”》为题,报道我校电气工程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据报道,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自2014年起,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围绕电机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等全产业流程,遴选出8家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建成贯穿电机及系统产业的实践教学基地链,架构能力进阶平台,系统支撑电气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3年,我校电气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专业对口率94%。(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6/13/content_610752.htm?div=-1
    2022-06-13
  • 09
    2022-06
    6月4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我们年轻人一定行!”》为题,报道了我校艺术学院学生茆静雅在2020年11月南通滨江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后深受鼓舞,找到了“幸福是什么”的答案。据报道,茆静雅时刻牢记总书记“幸福是你们共同奋斗、亲手创造出来的”话语,在过去一年多里,将红色文化融入非遗撕纸艺术,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呈现幸福的来之不易。同年,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南通大学美术专硕研究生,收获成长的幸福。疫情期间,她主动担任志愿者,创作鼓舞人心的作品,守住家园的幸福。她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我们这届年轻人一定行!”(孙婷)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206/04/node_1.html
    2022-06-09
  • 08
    2022-06
    6月1日,江苏卫视教育频道《江苏教育新闻》栏目以《荔枝高校大会 南通大学 省控线上考生可填报 提供三次转专业机会》为题,报道我校招生情况。据报道,我校现设有20个学院,一个独立学院,共10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医、工等十大学科门类。今年我校有77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我校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周春娟表示,在校期间同学们可以有三次转专业的机会,专业选择面非常宽,转出人数不受限制。我校将尽最大能力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v.jstv.com/wap/a/20220601/1654087030218.shtml?jsbcapp=1
    2022-06-08
  • 07
    2022-06
    5月28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瞄准”新经济 六“合”育匠才—— 南通大学产教协同探索电气类人才培养》为题,关注我校产教协同探索电气类人才培养。文章从“教学基地串成’链’”“产教六’合’放异彩”“接’天’连’地’育匠才”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产教协同探索电气类人才培养。近年来,我校电气类专业学生在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屡屡斩获大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电机及系统全产业特色基地链的强力加持,也有赖于校企深度互信机制下产教六“合”模式的互动探索,更有赖于我校上下瞄准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对电气类人才需求而作出的务实努力。(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205/28/node_4.html
    2022-06-07
  • 02
    2022-06
    5月29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培养更多“追风逐电”的创新人才》为题,关注我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据报道,为适应国家对电气类人才的需求,我校以工程性、创新性项目实践和丰富的校内外科技活动为依托,通过“三问”大大提升了电气学子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我校校长施卫东表示,学校将继续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共同体,在校地同频共振中提升南通大学品牌效应。(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5/29/nw.d110000gmrb_20220529_6-04.htm
    2022-06-02
  • 26
    2022-05
    5月25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南通大学:百十通大启新程 高峰建设向未来》为题,整版报道我校办学成效。文章从“强基固本 筑好人才培养‘蓄水池’”“高端突破 提亮实学研攻’显示度’”“赋能地方 凝聚校地相长’合作力’”“守正创新 开拓文化育人’新图景’”四个方面讲述我校办学成效。2021年,我校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高校、首批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新增多个专业建设点、博士点、硕士点,位列《2022中国大学评价》第106位,创下合并组建以来最好位次。2022年迎来党的二十大和建校110周年校庆,全体通大人更将胸怀“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历史宏愿,笃行不怠。(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205/25/node_5.html
    2022-05-26
  • 24
    2022-05
    5月24日出版的《中国交通报》以《不待扬鞭自奋蹄——南通大学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聚力汇智》为题,整版报道我校助力交通强国建设的举措。文章从“对标新技术 提供科学研究新方案”“对位新战略 写好服务地方新文章”“对接新工科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建功新时代 丰富文化传承新载体”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助力建设交通强国的措施举措。作为江苏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我校始终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主动对标新技术、对位新战略、对接新工科、建功新时代,多措并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结出累累硕果。(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中国交通报》: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4236310/app_key/406ae173bfde42e23fb649bcfd7f3f96中国交通新闻网:https://www.zgjtb.com/2022-05/24/content_315860.html交通强国app:https://pub.zgjtb.com/jtqg/template/disp
    2022-05-24
  • 23
    2022-05
    5月21日,江苏电视台报道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系吴丽教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吴丽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及青年科研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要把自己的科学研究立足于国家的战略需求,将报效祖国与服务人民作为自觉追求。荔枝新闻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江苏卫视:http://v.jstv.com/wap/a/20220521/1653134961631.shtml?jsbcapp=1荔枝新闻:http://news.jstv.com/a/20220521/1653126028783.shtml?jsbcapp=1
    2022-05-23
  • 20
    2022-05
    5月20日出版的《江苏教育报》以《南通大学学生“玩转”纺纱》为题,报道我校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团队的研究成果。据报道,为满足各行各业对防护用品的多样需求,我校学生团队将两种“凯夫拉”纤维材料单独成纱并线,制作出“双色凯夫拉耐切割耐高温防护用ab纱”。该设计一举夺得了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特等奖,同时,双色凯夫拉耐切割耐高温防护用ab纱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企业的青睐。(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6777572.html
    2022-05-20
  • 16
    2022-05
    5月16日出版的《科技日报》以《新型介质贴片天线 身材更小,通信效率更高》为题,报道我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团队的科研创新成果。文章介绍了我校师生研发介质贴片天线的初衷、过程、取得的成果及其在未来的研究方向。据报道,在我校教授陈建新的指导下,团队结合谐振器的层叠结构,吸取传统金属天线的优点,在介质贴片天线第二层的基板放置可调元件,把电容二极管作为可调元件,将可重构技术运用到介质贴片天线上。(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05/16/content_535153.htm?div=-1
    2022-05-16
  • 11
    2022-05
    5月11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让“屏对屏”如同“面对面”》为题,报道我校就业工作相关举措。面对校园招聘面临“进不来、出不去、见面难”等难题,我校学工处副处长金翼表示,在网络面试的过程中,要把握用人单位需求,科学全面展示自己,精准高效地表达沟通,从而实现“屏对屏”就是“面对面”;在简历制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岗位需求,指导学生提炼和设置“关键词”,从而提高简历投递成功率,实现“屏对屏”胜似“面对面”。(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5/11/nw.d110000gmrb_20220511_1-09.htm
    2022-05-11
  • 02
    2022-05
    4月29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头版以《建设长江经济带大市场》为题,报道了我校省重点高端智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主办的“借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线上研讨会。文章从“推动超大规模向超强规模转变”、“建设要素顺畅流动的大市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三个方面,对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做出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路径与对策进行梳理和解读。光明网、搜狐网、交汇点新闻、新江苏、江苏社科规划网等给予关注和报道。(冯俊)相关链接:中国社会科学报:http://www.cssn.cn/zx/bwyc/202204/t20220429_5406413.shtml光明网:https://www.gmw.cn/xueshu/2022-04/27/content_35694826.htm
    2022-05-0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