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支教格桑初绽放-米乐app官方

652
分享

发布时间:2016-12-08 00:00阅读次数:652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格桑花之所以能在高原绽放,是因为有千万智慧与爱心汇聚成的清泉,为高原上花儿一样的孩子们带来希望和光芒。在2200公里外的“世界屋脊”有这样三位“通大人”——石艾秀、杨强、陈晨,他们组成了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今年九月背起行囊,喊着“新西部、新生活、新成长”的口号,奔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开启了为期一年的青海助学路。

心之所向 身之所往

“去边疆支教是我大学以来最强烈的梦想。”医学院研15临床石艾秀说。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去看看那些孩子。”理学院研16数学杨强说。

“这将是人生中独特的一段经历,错过了会后悔一辈子!”电气工程学院研16电气陈晨说。

2200公里的距离,2200多米的海拔差,365天的阔别并没有使研支团的成员望而却步。一获知研支团招募成员的消息,三个有着共同梦想的年轻人不顾家人的反对毫不犹豫地递交了报名表。

学校对首届研支团成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通过自主报名、一轮面试、心理测试、体检、复试等一系列环节的考核后,他们终于拿到了前往青海支教的通行证。欣喜之余更多的却是担忧:如何向已经年迈的父母交代?而所幸虽然不舍,但父母更不愿让孩子为难,从“在家乡找份稳定的工作”到“出去闯闯也好”,原先反对的家人成了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干,再苦也得坚持下去。”临走前,父亲对杨强的嘱咐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却将他的行囊塞得满满当当,恨不得把家中一切都放进行囊。“我收到妈妈发来的微信时,真的很惊讶。”陈晨一讲起这件事声音有些沙哑,“我妈说孩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微信能语音还能视频,这样我就能看到她了。”之前连短信都不会发的陈妈妈一有空就拉着陈爸爸学习微信。

为了能够更加优秀地站上遥远西部的三尺讲台,为了对得起支教老师这个光荣的称呼,三个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前期培训:挂职锻炼、南师大培训、旁听教师技能专业课……当时在医院实习的石艾秀用“赶场子”来形容当时的场景:“每周五下班后就得赶晚上最后一班火车去南京,第二天早上还得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去上课,晚上再赶最后一班火车回南通,基本上睡不到几个小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在校团委自主开展的“通大爱传青海”系列活动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南师大学习的教学技巧、自身举止、心理学、“微格”教学等等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有了用武之地。非科班出身的陈晨和石艾秀提及前期训练不无感慨地说:“幸亏有所准备,不然就得出糗了。”

经师之授 人师之伴

腰背挺直,双手后背,盯着黑板,神情专注……与传统数学课学生只顾“埋头苦记”的听课模式不同,石艾秀的课堂别具一格,对一些重点、难点的授课采取“先听后记”的形式:“第一次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心里很忐忑,但孩子上课专注的神情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跟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紧张到喝光杯子里的水、双手直冒汗的“煎熬”不同,石艾秀现在更多的是享受课堂:“在课上和孩子的互动让我油然而生出教师的自豪感,我现在也在不停地摸索上课的小技巧。”她的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知识点,规范书写精确到竖式上的“1”和“.”。

虽然有先进的教学设备、齐全的实验道具,但教师的老龄化、教育观念的落后无法彻底落实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石艾秀、杨强、陈晨三人结合当地旅游特色,自发策划了“我是小小导游”的活动,主要从解说、朗诵、形体礼仪三部分对学生进行培训。谈及筹办目的,陈晨说:“我们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更要让他们学会读懂自己、认识生活。”

作为一所集汉藏回等多民族融合的寄宿制学校,学校实行半月假,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支教老师在生活中更多的是扮演朋友的角色。

“仁增,你答应过我要把手洗干净的。”石艾秀抱住这个满手墨汁、单亲家庭出生的小孩的肩膀微笑着说。对于这个缺乏关爱的孩子,石艾秀总会每天多问一句有没有吃饱,多督促一句把手洗干净。在石艾秀的鼓励下,仁增的脸上多了很多笑容,从沉默寡言变得活泼起来,“虽然我知道老师的关心和呵护永远比不了父母的爱,但是我愿意每天给孩子多一点笑脸。”从6:30到20:30,跑操、三餐、接送、自习,老师和学生几乎都在一起。杨强说:“值班老师不是监工,而是助手;不是领导,而是朋友。”

关怀备至 心安即乡

地处沿江平原的南通气候温润、环境怡人;而2200公里外的青海,昼夜温差大,干燥难耐。

前往西部,来到青海,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必须克服巨大的气候及饮食差异。一踏入青海,石艾秀就因水土不服病倒了:“这里早晚温度只有六、七度,中午的太阳又特别毒,紫外线很强,有时晒得甚至还会蜕皮。”青海以面食为主,牛羊肉膻味很重而且难嚼,为了不饿肚子,石艾秀只能不停地加醋来冲淡味道:“当初决定来的时候就料想到会有这些问题,所以无论多么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对这些来自远方的小老师,从学校领导到学生家长甚至学生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们倍感温暖。“知心大哥哥”是孩子们对杨强昵称,可杨强反而却觉得学生们才是他的“贴心小棉袄”。6:50的贵德县风很大,气温很低,照常带学生跑操的杨强冻得直哆嗦。回到教室,四(2)班的李佳荷拿着他刚脱下来的衣服递给他:“老师你快穿上,别冻感冒了。”旁边的王天添也举起她的水杯:“老师,我刚打的开水,你拿去捂捂手。”一股暖流流满周身,杨强至今难以忘怀。

出于对老师的喜爱,这里的学生爱给老师送些小礼物。水果、零食……陈晨的办公桌上从来没有空过:“每个老师都会有这种待遇,他们甚至会把自己的营养餐省给老师。”可当他一次次婉言拒绝时,孩子们的脸上就满是失望,“这里的孩子真的很纯粹很善良,他们不仅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在这里的家人!”

当问及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时,三个人毫不思索地表示:“从来不曾后悔过,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在青海贵德,他们感受到了学生们最真切的淳朴、老师们最贴心的关怀和作为一名支教教师的强烈自豪感。

“崇真尚美,通精极致。”研支团的成员们秉承着“通大人”的精神特质,在青海贵德这个年轻的战场上发光发彩,为青海这片土地上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

(校报学生记者 丁慧敏 郭阳琛)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