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米乐app官方

678
分享

发布时间:2017-10-11 00:00阅读次数:678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的融合交汇地带,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的重大战略决策。近日,由我校省重点培育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专家团队完成的调研报告获省委书记李强两次批示,《新华日报》头版连续推出四篇深度报道,《交汇点》相继推出 8篇专题报道。聚焦“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这一重要命题,我校专家观点在其中一一呈现。至此,历时三个月的《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研究》告一段落,调研形成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对接国家战略,服务江苏发展,不仅是地方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更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新型智库建设要求,努力以智库建设促进科研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十天访八市 智库团队调研显成效

去年11月,从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传来讯息,正在谋划把长江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今年6月20日,省委省政府在宁召开座谈会,深入研究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问题。“江苏无论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构建新的战略载体,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现实选择。”省委书记李强对这一新载体寄予着新期待、新憧憬。

“扬子江城市群”,一个全新的发展概念在江苏的地理版图上破茧而出。

扬子江城市群涵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等沿江八市,这里集聚了全省最为丰富的经济、科教、人文等要素资源,以占全省近一半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省约80%的经济总量,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更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要阵地。推进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使之成为未来江苏区域协同发展的最重要增长极,是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使命,也给沿江八市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现实要求,正是智库专家们需要直面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参与其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遵循这一重要命题,由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率领的智库专家团队溯江而上,在十天内深入沿江八市走访调研,为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资政建言。

调研的过程也是视野不断开阔、思路不断清晰的过程。从“扬子江城市群”的版图概念到跃然眼前的沿江八市的鲜活形象,从共建园区建设到跨江融合发展,从政府部门到园区企业,专家们带着疑问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充分感知着江苏发展的新脉动,对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脉络、发展路径、目标走向也渐趋明朗。

在调研中,项目组深刻体会到当下江苏正在经历一个如火如荼的经济地理重塑过程,无论是地方政府、各级各类园区还是基层企业,无不对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战略报以巨大的热情与期望。参与调研的管理学院季燕霞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我国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经济管理的创新合力是经济有效增长的强大推助,基于开放和合作的城市群之间的融合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此次调研,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社会反响强烈。调研报告《关于推进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的建议》和《跨江共建国区的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获省委书记李强的批示。新华日报连续在头版推出4篇通讯报道,从基础、动力、瓶颈、未来四个方面探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交汇点》将镜头聚焦沿江八市,分8个主题反映各市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的期待和定位思考,我校智库专家团队成员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研究观点。

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合作” 学科协同发展促融合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科的协同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这次参加调研的专家团队,涉及4个学院,经济学、地理学、社会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教授,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分工合作,在研讨与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杨凤华说:“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研究方式,逐步转变为团队合作的形式,这种跨学院、跨学科的协同研究不仅拓宽了大家的研究思路,而且发现了新的研究课题,对促进学术理论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理科学学院叶磊博士说:“调研形成的一系列文章及成果,丰富了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与研究内容,极大地锻炼了研究团队、扩大了自身影响。”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沉下身子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丰富理论的深刻认知。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陈长江博士认为,“它让我们对扬子江城市群的认识更加具象化,这种从理论到现实再到理论的思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学科发展方向,保持富有活力的状态,对打造‘顶天’又‘立地’的学科有重要意义。”商学院陈晓峰博士则用“过瘾”和“解渴”两个词形象地阐述了此次调研的感受,“今后,我会将实地调研、田野考察置于一切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更加注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通过科研反哺教学,让学生了解更具前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威平感慨道:“这些成果完全得益于智库团队发挥抱团合作的优势,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全方位了解沿江八市经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性研判,这样的研究成果更接地气。”

着眼国家战略 高水平大学建设任重而道远

积极走出校园,回应社会关切,开展问题研究,是这次调研取得丰硕成果的根本原因,也是我校智库建设的使命所在,更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总体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推动高校智库完善发展,要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和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深化高校智库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组织形式,整合优质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智库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

《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也明确要求,建设高水平大学要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服务国家和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需求,建设高校高端智库,增强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能力。这一要求是我校着力建成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指向。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智库首席专家成长春说:“办智库不是关起门来想点子,要协同联动,理论研究才能精准发力。要积极关注和直接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科研成果和更大的智力支持,这是地方高校应有的责任担当。”

作为江苏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近年来,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智库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主动走出去,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区域发展。一方面,与主流媒体、国家首批高端智库、地方政府合作,建设“论坛、学报、内刊”精品化学术载体,打造“政府、智库、高校”多元化学术平台,形成了“团队、项目、成果”良性学术生态链;另一方面,直面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提炼,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发展格局提供决策依据。迄今为止,我校智库共获得各类国家级项目12项,其中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宣部重大现实课题子项目,为学校社科研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前,国家“双一流”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我校智库建设而言,应当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忠于使命,敢于担当,发挥多学科优势,形成更鲜明的学科特色,不断放大智库效应,为党和政府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

对此,校党委书记浦玉忠说:“加强高校智库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全省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建成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应主动以国家‘双一流’为靶向,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提升人才、学科、研究创新能力的推动力,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为契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校报记者 陈妍)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