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黝黝的皮肤,闪烁着健康的色彩;明媚的笑容,带来了非洲大陆的灿烂阳光。刚果、肯尼亚、广州、青岛、南通,24个小时,一万五千公里的距离,这位土生土长的刚果小伙子怀揣求学梦想来到了濠河之畔的南通大学,就读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成为我校首位博士留学生。他说,“南通大学是我新的起点,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
“我想,我来对了地方”
“smile,smile,smile!relax,relax,relax!”站在研究生面试考场外,murphy不断重复着深呼吸的动作,吸气、呼气。今年8月10号,murphy第一次来到南通,来到通大。匆匆走进校园还未来得及仔细观赏,他就立即投入到面试的准备工作中。“为了这场面试,我准备了三个月。”murphy坦言,“我很激动,又有点紧张和不安,不过更多的是对面试结果的期待。”
等待的时间里传来了好消息。拿到研究生入学通知的那天,murphy欣慰地笑了。看着红色的录取通知书,抚摸着上面他还没认全的汉字,murphy轻轻地念着,“南通大学,我来了。”
再次走进校园,高耸而气派的范曾艺术馆,历百年而弥新的校史馆让他记忆深刻。他在一草一木、白墙灰瓦间,感受到了江海之滨的中国学府独特悠久、崇真尚美的气质。
“学校的学术氛围很浓厚。”求学一个月,murphy看到的是中国学生的认真与踏实:无论是课堂、教研室还是实验室,大家都十分投入且专注;哪怕是很小的学术问题,他们也能耐住性子,不断地查找资料、互相讨论、请教导师,直到求得正解。murphy打从心底里佩服他的中国同学们,不禁暗自感叹,“我觉得正是有他们这样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的研究精神,中国的科技创新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
中刚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双边关系和务实合作快速发展。刚果今年还举办了“汉语桥”系列比赛,为广大刚果汉语爱好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murphy提到,刚果有不少的高中学校已经开设汉语课程,未来会有更多的刚果学生学习汉语,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虽然汉语对我来说有点小难,但很有意思,值得我花时间研究。”这位腼腆的非洲大男孩儿笑着说道,“我有信心能够学好汉语,尽早地克服语言障碍”
“我想我来对了地方。”走在校园里的murphy,每天都能感受到读书与思考并重、沉稳与活力相济的通大节奏。
求学中国 回报祖国
图书馆561研究生工作室里,不时传来窸窸窣窣的翻书声,鼠标键盘轻轻的敲打声。murphy每天都坐在电脑前,专心“啃”着专业书。在刚果本科学习以及摩洛哥硕士阶段并没有接触过信息与通信专业知识的murphy,正在一点一滴地努力将一张白纸的自己变得丰富起来。
异国求学之路漫漫,回忆起自己当初决定来中国学习,murphy到现在还是觉得莫名兴奋。“家里人的支持让我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murphy说,我们都对中国怀着一种热切的渴望,我想来中国看看,还想在这里学习。murphy一家有七位兄弟姐妹,父母对他们的学业也都很上心。他的父亲常对他说,“孩子,你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承载着家人的殷切希望,murphy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开始了自己的逐梦之旅。
通信技术是快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刚果国内的移动通讯信号主要通过卫星以及微波技术传输,通信技术在刚果行业竞争激烈,大量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被市场所需。“我的目标很明确,希望在中国学有所成,为我的祖国带去最新的技术和资源。” murphy说道。
“通信技术专业的学习难度偏高,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研究。murphy情况特殊,他缺少夯实的理论学习基础,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博士研究生导师施金的眼里,murphy是一个刻苦认真,敢于迎难而上的学生。了解murphy的志向之后,施金因材施教,对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博士第一年要加强自主化的基础课程与软件操作学习,阶段性提交书面报告,定期面对面交流讨论,制作ppt反馈学习效果……“我们会帮助murphy尽快适应中国的学习方式,引导他成为‘研究型人才’,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开拓进取、有所建树。”施金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每次与施老师交流我都受益匪浅。”murphy深深感激着导师对自己的帮助,“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错误观点,并及时纠正。”让murphy欣喜的是,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的吸纳让他的生活充实,他觉得自己正慢慢从通信技术的‘未知’领域不断走向‘已知’领域,也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拥抱差异 入乡随俗
“hello!i am murphy!i come from congo.”9月份开学季,校园里人声鼎沸。从刚果布风尘仆仆赶来学校报道的murphy,遇到了电子信息学院派来接待他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二年级学生徐凯。
“刚接到murphy时,他微笑着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主动走上前来和我肩膀碰肩膀,以非洲人特有的豪爽性情,亲切地打了个招呼。”徐凯回忆起第一次见面,直言murphy的热情让他觉得俩人像久别重逢的兄弟。
早在murphy入学前,徐凯就已经和他交换了邮箱和m6米乐app登录的联系方式,分享专业基础知识材料、书籍清单,教会他在国内如何办电话卡,如何使用微信…… “徐凯是个很贴心的人,他是我第一位深度接触的中国人,帮我解决了很多生活问题,我很感谢他。”初来乍到的murphy,在徐凯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善良与友爱。
老师们照顾有加,同学们悉心帮助,但是语言环境的转变带来的巨大文化落差,只有murphy能切身感受。“和大家一起吃饭时发现自己无法适应中国的饮食习惯,会想家,会觉得有一点小孤单、小伤感。”
一次机缘巧合,murphy在校园里迷路找不到方向,在问路之时与工程训练中心老师陈林飞相识。同是85后的两人性格都豪爽热情,一拍即合。“陈是我的‘中国好兄弟’,他经常带我去附近的商城下馆子。我之前只吃意大利面,多亏陈,让我爱上了中国的蛋炒饭。现在我都可以自己点餐了。”murphy得意洋洋,调皮地眨了眨眼,熟练地说出了“蛋炒饭”三个字的中文发音。
如今的murphy在慢慢解决文化休克的烦恼,主动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融入中国文化的氛围,收获了深挚的友谊。十月国庆小长假,好友徐凯迎来了新婚大喜的日子,murphy受邀赴宴。热气腾腾的佳肴美味被端上了桌,饭菜香味在空气里扩散,murphy和一桌子的老师、博士生举杯畅饮。“徐凯的婚礼太有意思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中国婚姻宴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有些习俗礼仪不太了解,但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回忆起婚宴现场的热闹,murphy的言语中多了几分激动,炯炯有神的双眼更加闪亮。
乘着丝绸之路上“一带一路”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刚果青年将获得更多来中国的学习机会,在文化交流中奏响中刚友谊之歌。murphy说,我希望能把中国先进的理念带回刚果。感恩中国,回报祖国,我将带着一颗热诚的心不断前进,让跨越一万五千公里的求学之旅,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校报学生记者 钱西雯 卞跃瑶)
我校首位博士留学生murphy接受大学生记者团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