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参与率达100%;学生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达120余项;80%以上毕业生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上市公司技术管理骨干……这是我校首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院近年来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丰富成果。
随着新经济快速发展,占江苏经济总量60%的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人才尤其是电气类集成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针对企业需求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电气工程专业带头人顾菊平一直思考着。自2008年起,电气工程学院历经8年探索,凝练出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理论知识—工程实践—集成创新”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
以人为本:教学是良心工程
“今天团队来了一个家境贫困的云南小孩,可能是还没适应环境,基础看着有点儿弱。”2014年下半年的工作日志里,教学院长华亮写下这样一段话。想-做-课-题-的-念-路-兵,华亮没有犹豫,一字一字输进手机通讯录,并成为他的导师。事实上,华亮并不是念路兵的第一导师,“大一开学,学院就给我安排了主导师,但我对华老师那边的校企合作项目特别感兴趣,就加入了他的团队。”
念路兵提到的就是学院倡导的“1 n”导师制,“1”是主导师,“n”是随着项目驱动不断变化的导师组,依托大量的动态科研课题、竞赛课题、校企合作课题形成项目库以供学生择需择趣而取。“华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的科学研究,为人处世和全面发展。经常教导我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在华亮的指导下,念路兵成长迅速,很快就成为了团队核心,今年6月份他从学校毕业,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史丹利百德”公司的一名工程师。
工作以来,为使等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念路兵每每遇到一个项目都要综合考虑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这时候他总庆幸课堂上学过《工程经济学》。这是一门辅助人们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经济效果的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为工程师从经济、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角度从事项目研究打下了基础。此外,《信息法教程》、《创造力开发简明教程》……经济、法律、管理、创造学课程也静静“躺”在工科学生的书架上,成为他们的必修课。
围绕“通识、基础、专业”课程群增设多元课程,把创新教育课程、电气类新技术专题、经济与管理、法律与职业伦理等引入课堂,这是学院的“3 x”课程体系之一。电气研17的蒋凌为电气学院的保研生,他感慨道,“这些看似简单的课程实则一点不简单,学院是要培养我们成为企业的核心,而不单单是企业的螺丝钉。”
多元课程还包括邀请企业家走进课堂亲自为学生授课。投影仪上,一张张智能家具的幻灯片飞速闪过,冲击震撼了电143班李鹏飞一颗热爱智能机器人的心。“老师,这些智能家居产品已经在市场上推广应用了吗?”李鹏飞有些激动地问。“当然了!”信盈达高级工程师牛乐乐肯定地回答,看着电影片段中已然实现的使用场景,感受着现代智能的应用范畴之广,他满足地坐下了。
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学院近五年建成国家特色专业,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省品牌专业。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电气工程学院这种人人参与,教改与人才培养并行的课程资源建设在全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校长施卫东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高度肯定。
搭基筑石:工匠精神诚可贵
在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展示大厅内,一个名为skycatcher的网络购物无人机投递系统赢得了现场掌声,它能通过gps定位系统抵达用户并在识别验证id密码后自动向外打开智能快递箱,接收无人机投递包裹关闭舱门。这是电气专业学生参与设计的me310创新课程团队挑战项目,也是他们在国际舞台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阔的国际舞台背后,是学院为学生搭建的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
位于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创新实验室内,有标准的机器人游中国、擂台模型,有师生自设的风光互补能源控制系统,足足200m2的地方,墨绿色地板上零件、模型随处可见,学生三三两两地席地而坐,正专心做着游中国项目的调试,坡道上载着四只小轮子、缠着红黄蓝绝缘线的小机器人不停地翻越着障碍物,激光斑点在它脚下若隐若现。类似这样的大学生科技活动专门用房还有五间,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实践空间,学院把能利用的教室都挤出来做了实验室。
五个月前,田肖杰、赵辉、任晓琳、李鹏飞、张敏、王嘉怡等八人组成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以其研究的创新项目《焊后焊缝三维跟踪及应力处理机器人》在第十五届江苏省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决赛上斩获一等奖。
奖项背后是长达两年多的辛勤付出。从项目启动的那一刻起,实验室仿佛成了田肖杰的家,尤其到临近比赛前几个月,他吃在实验室,睡在实验室,只有上课才会出来透透气,两个礼拜才回宿舍一次,舍友甚至都没认出他。
指导老师华亮为自己的学生们感到自豪:“同学们努力设计、制造出的机器人,弥补了国内尚无全自动焊后超声应力消除系统的空白,创新性地解决制造业企业实际技术难题。”
听到这个好消息,图书馆里正埋头做着全国焊接市场产值研究报告的蒋凌立马抬起头笑着说,“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与田肖杰团队不同,蒋凌与团队成员们的合作项目更专注于产品的包装推广与市场应用,他们正积极为明年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做准备。
在2016年中国机器人大赛长沙赛场,电气研16董宁与团队成员们共同完成的作品没有借助雨伞,单枪匹马奋勇前进着。由于现场阳光直射,作品灰度检测模块数值偏大导致机器人循线不准确持续偏离路线。有限的比赛时间内成员们大胆尝试新做法,添加黑色绝缘胶带遮光,使机器人最终得以在稳定环境中“完美演出”。
“才干在求索中积淀,理想在创新中腾飞”,白墙上醒目的红色标语,橱窗内各类数不清的奖状奖杯,激励着团队成员们通力合作、思想碰撞、不竭前进……
以多学科协同导师团队、创新导向课程体系与教材夯实电气类创新人才知识基础,以大工程观架构“全程梯度式”工程实践平台,多维度系统性为学生就业成才铺路。电142班李潇塽感叹道:“在学校的这些经历使我在面对企业招聘时更自信了。”
学以致用:助推校企生三赢
自集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学院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也与堵俊教授多年来坚信并坚持的“工程教育不是培养‘年轻的机器人’,而是激发年轻人去创造”的观念相吻合,“每一个创新点的改动难度并不大,但却充分展示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说明我们的集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正确的。”他深感自豪。
人才培养理念的引领,人才培养举措的落实结出了人才培养的硕果,无锡华润、中天科技、振华重工、龙源电力等上市企业公司,遍布着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群体。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届毕业生郭军亮现在是南通烟滤嘴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刚进公司时,他收到了一些“复合滤棒存在间隙产品质量缺陷”相关市场反馈和投诉。郭军亮直面问题所在,用一年时间做成在线检测及剔除系统,解决了滤棒拼接间隙、错位、相位偏移等问题,他所承担的qc课题还连续三年获得江苏中烟优秀qc成果发布一等奖,为公司赢得了荣誉。一晃毕业将近十年,郭军亮骄傲地说:“公司现在一部分管理或业务骨干都是母校的毕业生,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这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
“通大所学是我在全新方向摸索出合适道路并稳步前进的重要基础。”10届优秀毕业生、电062的冷嘉骥近来升职为江苏英特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从工程师到部门经理,从副总工到总经理助理,一路走来,他坦言没有在学校打下的扎实基础就不会有他今天的成绩。进入公司后,冷嘉骥看到了新能源领域的前进和空白,他从无到有地开发了一套控制模块,依托这套兼具信号调理、传感检测、控制、通讯、运算存储、显示、人机界面等多功能的设备,公司短期内承接了多类项目,冷嘉骥所在的专业也迅速在公司成立了独立部门。
“产品处理范围广,灵活性强,跟踪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经济性强……”企业在用户使用报告中高度评价道。“南通大学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入了新鲜血液。”南通烟滤嘴公司总经理陈海兵对通大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赞赏有加。
校党委书记浦玉忠说:“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学生都要拥有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基因,才能更好服务于区域创新组织的集成联动,更好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校报学生记者 崔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