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对口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最近,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马不停蹄,从黄土地到盐碱地、从田地间到实验室,他们头顶烈日、脚踩烂泥、浑身汗水,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做起,把实事办到了百姓的心坎里。
一头一尾,牵起沿江真情
不久前,南通大学外籍教师pedro和妻子王苏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陕西汉中的猕猴桃。不同的是,这些猕猴桃没有市场上卖的色泽莹润、个头饱满,几乎每个猕猴桃上面都有一小块霉斑,有些甚至已经腐烂,完全无法食用。
“这些猕猴桃都感染上了真菌病害。”王苏妍介绍道。猕猴桃是汉中重要的经济作物,可是真菌病害传染性强,根治困难,果农们因此损失惨重,苦不堪言。对此,pedro夫妇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尽快弄清这些猕猴桃的致病原因,两人立刻钻进实验室,从染病的猕猴桃上分离出一种真菌——黄曲霉菌,并着手开始寻找“解药”。
其实,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帮扶汉中了。作为长江经济带沿岸的两个重要节点城市,汉中和南通成为对口帮扶城市,双方借助苏陕协作大平台,相互融合,携手帮扶地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催生出一大批产业项目,现在已然是“亲如一家”。早在2019年9月,pedro和王苏妍就通过学校收到了来自汉中的技术需求。由于地理原因,汉中的土壤是沙土,很难保住养分,水稻的生长因此大打折扣。同时,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水所在地,汉中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用肥问题。“化肥渗入地下水会影响水质,破坏生态环境。”既要保证水稻产量,又要保证环境清洁。这样的需求与pedro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实验后,pedro和王苏妍培养出一种可以和植物互作、帮助植物生长的土壤益生菌。“就像在人体肠道内帮助我们分解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肠道益生菌一样。”为了支持他们的研究,学校还专门给他们配备了独立的实验室。实际操作之前,pedro和王苏妍还不确定这种菌对汉中的水稻是否有效果,“因为在学校实验田里测试的是粳稻,而汉中种的是籼稻。”实践证明,他们的研究取得了成效。这种益生菌和生物有机肥混合后,培养出来的籼稻比原产量增加17%,比施普通肥料增产11%,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
王苏妍说:“今后,我们还会尝试通过改善菌株、调整比例等等措施提高成效,并将新技术运用到有机水稻的种植上,为当地百姓和社会做出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茬一亩,重塑乡村稻景
“这是袁隆平爷爷的画像!”“快看!牛背上有个小仙女!”南通都市农业公园的试验田内,一群刚从幼儿园放学的小朋友正呼朋引伴,不亦乐乎。让他们兴奋的景象,是由紫色、紫红色、黄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的水稻“绘制”而成的一幅幅 “画”,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由南通大学农学博士赵祥强精心设计的稻田画,占地足足30亩,都是利用耐盐碱水稻育种研究选育出来的材料,后期稻田画的维护也采用生态农业的养护方式,不打任何农药,维护生态平衡。五幅栩栩如生的图像中,有纪念共产党百年华诞、讴歌为人民服务的,有致敬先贤张謇和袁隆平的,并“刻”有“一人创业第一城,一人创新粮满囤”的字样。
自从2005年博士毕业后来到南通大学工作,赵祥强一直从事盐碱地水稻研究,主要致力于培育能在盐碱地上有良好生产性的优良品种。2009年,赵祥强的盐碱地种植水稻研究在如东环渔村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他将实验室内筛选出的稻种搬到了试验田;2014年,学校在启东校区划拨出十亩地用于试验,经过连续3年的重复试验,赵祥强建立了重度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和水稻耐盐表型分型标准。“好在近几年有学校的大力支持,一切顺利的话,明年选育的耐盐碱水稻品系就可以参加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区域试验了,希望我能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早日实现袁隆平院士设立的耐盐碱水稻育种与推广目标。”赵祥强憧憬道。
在盐碱地水稻育种过程中,赵祥强还有了新的尝试。他发现近年来彩叶稻种植在乡村旅游景点开发中很受欢迎,这些原本对水稻育种没有太多价值的种质竟然能华丽转身为网红元素。这让赵祥强转变了思路,“如果把产业链拉长,赋予传统农业一些新的功能,或许会给乡村振兴事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农业和旅游业结合,是实现城市和农村资源流通的好通道,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大有可为。”既然农业的社会价值不能用经济价值的标准衡量,那就把它可视化。“我想用田间艺术画的形式展现稻田美,为普通的农田换一件新衣裳,吸引市民的目光。”于是,稻田画应运而生。2018年4月,赵祥强首次尝试在盐碱地里种植稻田画。他在通州湾科创城不远处的农田里,创作了“红星照耀中国”“功夫熊猫”两幅稻田画,新颖别致的景观稻田引来不少观光游客前来“打卡”。事实证明,稻田画不仅协助了乡村生态建设,还很好地带动了乡村旅游业,促进了乡村振兴。
“无论是在盐碱地上培育水稻优良品种,还是创造出稻田画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期待能为老百姓服务。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就是我的梦想。”赵祥强说。
一花一树,填色美丽中国
这是一盆十分吸睛的蝴蝶兰,花瓣饱满,色泽艳丽,花期长达半年以上,每一枝都含十来个红色花苞……无论从外观还是从内在,都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这盆蝴蝶兰是张健研究员的研发成果。作为一名风景园林科技工作者,他为高档花卉的品种选育及后期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前我们南通没有自己的年销花产品。以蝴蝶兰为例,产地是山东和上海两处。但山东的蝴蝶兰花期短,品相次,上海的又价格昂贵。”此外,蝴蝶兰的传统花期是春末,与需花量旺盛的春节刚好相悖。
为满足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为建设美丽南通助力,从2018年4月起,张健研究员开始着手研究蝴蝶兰新品种选育。目前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想让它什么时候开花就什么时候开花,只要浇浇水就能长得很好,而且花期长达6个多月。”2021年春节之际,张健研究员扶持的通州平东基地产品销售火爆,年前一周已售罄。“现在我们培育的蝴蝶兰约占南通高档花卉市场的40%。”张健自豪地说。
今年7月,张健研究员在江苏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围绕如皋乡土树种培育开展了系列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这方面我们很早就介入了。”如皋是我国著名的“中国花木盆景之乡”,但以前盆景市场比较混乱。很多农民过多强调“量”而忽视“质”,造成苗木郁闭而生长不良,虽然家家户户都生产,但由于缺乏标准化规范,基本找不出均衡的产品。为此,他制定了一套苗木标准化生产流程。每亩地固定株行距,针对不同生长时期精准施肥。他还利用高枝嫁接与辅助成型技术,使如皋传统的“雀舌”罗汉松的成型周期从15年缩短到5年之内;让盆景最难的“云片”成型变得“亲民”,让修剪“小白”也能轻易上手。这些举措使得培育盆景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节省了45%以上,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使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变得更加美丽。
下一步,张健把目光聚焦到困难立地的生态建设上。目前我省湿地面积约282.2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5%,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林木抗逆育种的研究将成为未来园林研究的重中之重。在近日召开的省“美丽江苏”农工论坛上,张健的专题报告“加强湿地保护,更好服务生态建设”赢得广泛赞誉。“目前我们已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中央财政、省重点研发等多项研究,希望能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全面实现生态江苏、美丽中国。”对此,张健充满了期待。
“学院党委始终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科研育人、思政育人的大舞台,并将继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民生和地方经济建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作出贡献。”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季凌燕说。
(校报记者 陈妍 校报学生记者 陈乐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