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今年国自然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生命科学学院7个项目获得青年基金立项,延续了近年来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
此次获批立项的国自然项目,主要来自刘东和王凯两位教授的科研团队,是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工作抓团队、团队科研看“头雁”、“头雁”领航“群雁”飞的一大例证。
学院:科研需要团队推动
科研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研究活动,需要久久为功、孜孜以求。科研团队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有技能互补并愿意为共同目标相互承担责任,更容易促进成果产出。对于具有全球性竞争特征的自然科学研究来说,个人单打独斗远不及团队协作来得更顺利,走得更远。
生命科学学院深谙此道。
为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更多有效科研,学院不仅在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培育学科建设中,凝练出植物抗逆机制及资源利用、发育与人类相关疾病、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等特色学科方向,还结合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方向组建十几个以学科带头人为pi(principle investigator,项目负责人)的科研团队,做到学科建设与科研团队建设“两手抓”。
“我们要求学院所有老师都加入与各自专业相契合的团队,希望通过这种人才资源优化组合的方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科研团队建设机制,以团队协作来推动培育更多省部级以上标志性科研成果。”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姚登兵直言,学院建立科研团队制度,就是要让团队协同合作发挥出最大效益,培育出更多有效科研。
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为获取更多科研产出,不仅大手笔招兵买马充实科研人才队伍,还大力度创新科研目标管理机制,将全院科研项目任务逐一分解到各科研团队,推动有限科研资源向有产出的科研团队倾斜,建立了以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产出高质量成果为目标的科研评价体系。
事实证明,依靠团队协作才好凌空翱翔。汪保华教授领衔的作物分子育种团队,在组建后的第二年一举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自然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外籍专家pedro教授组建的植物环境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团队,三年拿下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和苏陕扶贫项目各1项;张健教授领衔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与生态碳汇研究团队“七人组”,四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8项、参与江苏省现代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项;袁卉华副教授领衔的仿生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室“五人组”,近三年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横向课题6项;黄玲教授领衔的动物遗传学团队,获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1项……
团队要建设,也要有激励。为了鼓舞团队斗志,激发团队合力,学院从2020年开始,在一年一度的总结表彰大会上特别设置“最佳科研团队奖”颁奖环节。首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发育与人类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团队,以“充满活力、极富创新、积极向上,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佳绩频出”获得认可和褒奖。
团队:“头雁”定向“群雁”追
把全院上百人的科研力量分解成若干个科研团队,好处在于每个团队都是专业契合度极高的、小而精的组织,既方便组会、指导、帮教,也能最大限度激发团队pi的向心力、指导力,团队成员的合作力、创新力。
刘东2019年出任生命科学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当年便组建了“发育与人类相关疾病研究”团队。如今三年过去,该团队由最初3人壮大到18人,其中的15人已经拿到国家项目基金,更有2名讲师各自拿下1个国自然面上项目资助。今年学院“中标”的10个国、省自然基金项目,7个出自他的团队。
这在生命科学学院被传为佳话。怎么做到的?今年首战首捷的年轻博士施冲旭分析认为:团队pi对科研的热爱与激情,激发了一批人;pi对年轻人的指导与帮助,成就了一批人。
“刘老师工作10年,已发表sci论文90余篇仍不辍探索,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刘老师面对年轻人的求教,总是滔滔不绝,不仅提出新奇想法,还给出建设性建议。”在施冲旭眼里,刘东俨然是她学术路上的指明灯,时时为她指点迷津、标校航向。而刘东经常挂在嘴上的“做有意义的科研”“克难攻坚必有所获”,也已内化为她对待学术的一种态度。“我很庆幸第一次申请国家项目就成功了,也很荣幸能够加入刘老师团队。”她说。
硕、博师从王凯教授,博士毕业后追随导师加入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染色体工程与表观遗传学”团队的韩金磊,也用身体力行的“追星行动”,在工作第一年顺利拿下人生首个国自然和首个省自然基金项目。
“王老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已经围绕植物表观遗传及分子细胞遗传做过20多个项目研究。我选择一路追随王老师,就是认可王老师在这一领域的权威,以及他对我学业、学术上的指导。”韩金磊认为,与优秀的科研大咖为伍,才能让自己变得上进、更上进,优秀、更优秀。
“强将手下无弱兵”。2020-2021年入职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博士赵淑、王磊、寇小兵等,已经在团队崭露头角,纷纷拿下国家级科研项目。进入仿生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室深造的2020级硕士生熊峰、2021级硕士生魏硕,也各自拿到1项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科研新人:完整讲好“小故事”就行
与创新性要求更高、申报难度系数更大的面上项目相比,侧重考察青年科技人员基础研究能力的青年基金项目,无疑更切合科研新人的客观实际。这也正是生命科学学院7位年轻博士今年立足“小问题”、解决“大文章”,成功获得国自然青年基金立项的制胜要点。
“血管——衰老的血管——某个器官衰老的血管——肾脏衰老的血管”,这是施冲旭在申报项目时为凝练科学问题所经历的心路。“整个过程充满迷茫和焦虑,经常成夜成夜睡不着。”施冲旭说,她博士期间曾在小鼠肾脏内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胆固醇栓塞的动物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先天性免疫系统参与栓塞形成的免疫分子机制,以及栓塞引起的缺血性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工作后本想继续之前的研究,却始终找不到方向和突破口,直到刘东教授为她精准指点,最终才在“肾脏衰老的血管研究”中拨云见天,找到新研究与前期研究之间的结合点、平衡点。
“初出茅庐的科研新人第一次申报就中标,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施冲旭表示,经此一役,她已经悟出项目申报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不能贪大,“讲好一个小故事”就行;项目要有创新性,力求“与众不同”;标书要突出重点、层次分明,做到“吸睛”。
同样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讲好一个“小故事”,沈玉倩在申报国家项目时没有走寻常路,而是选择了冒险,并最终凭借项目自身的创新性,高票通过专家评审。
沈玉倩申报的《机械敏感通道核心分子tmc1质膜运输分子机制研究》项目,是一项解析听觉毛细胞机械感受通道核心机制的研究,相比她攻读博士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切口要小得多。但由于听觉毛细胞机械感受通道研究是一项世界性科学难题,有着极大研究难度和极高科研显示度,没人冒险就会沦为无解之谜。
沈玉倩愿意冒险一试。她说,自己读博期间的研究经历,一方面为她赢取了在cell 子刊 molecular cell 上发表论文、收获肯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把自己“送”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瓶颈,“趁着自己还年轻,抓紧把科研目标从‘神经’这个大方向中剥离开来,集中精力聚焦‘视觉神经’,求解未知。”
“虽然科学问题不同,但研究方法和手段却大同小异。我愿结合已经掌握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知识、方法和手段,尽心尽力讲述好‘听觉神经受损’的科研故事。”沈玉倩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主阵地,我们生科院将围绕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展多学科研究和联合攻关,凝聚团队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科技项目,探索生命奥秘,服务人类健康,为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南通大学的生科力量。”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季凌燕表示。
(校报记者 余小乔)
生命科学学院2023年度国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