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南通市委组织部签订“强链兴企·校地融合”战略合作协议
申请发明专利3848件,授权发明专利2127件,专利成果在企业直接转化应用789件;横向科研项目逐年递增,共计3534项,项目到账经费达到5.16亿元;位列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第84位,科技成果被5000余家企业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校三次党代会以来,我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积极提供m6米乐app登录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服务地方工作再上新台阶。“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薪火相传的服务地方理念正在传承创新中不断焕发出新生机。
优化健全机制 激发服务动能
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融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才能真正彰显出一所地方大学的价值。校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高水平科学研究工程,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元素和人才集聚地,学校深度推进人才共享、科技共享、平台共享,推动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互联互通,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创新机制,制度先行。学校先后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科技园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政策导向作用,修订完善《南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南通大学科技成果转让及许可管理办法》《南通大学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管理办法》《南通大学横向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南通大学专利管理办法》《南通大学专利收储运营管理办法》《南通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级别认定实施细则(修订)》等系列文件,建立了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的成果转移转化落地政策和实施细则。为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为地方服务的积极性,学校根据不同学科的特殊性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在岗位聘任、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目标管理等工作中,逐步将服务地方工作列入重要考核内容。
坚持优势学科专业跟进重点产业、重点团队跟进龙头企业,学院与专业群跟进行业或产业链的理念,面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学校与地方共建“通科微电子学院”,是全省唯一集成电路产业方向的产业学院,并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与国际家纺产业园共建“现代家纺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加快突破集成电路、现代家纺产业关键技术和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短缺瓶颈。与此同时,近五年,建立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21个,覆盖所有专业学位类别;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47家,其中8家获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3名,期满考核优秀4名。交叉学科、“四新”专业建设实现加速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不断深化。
扎根南通,辐射长三角。学校已与南通地区所有县市、开发区建立较为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并将服务触角延伸到长三角城市,同30余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校三次党代会以来,我校与各地重点企业建立校企联盟、产学研基地617个,获批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111项。产教融合、科技服务等措施的有效实施,推动了教职工主动服务地方发展,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联合研发、平台建设、成果申报、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务转变,成效日益显著。近年来,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优秀奖8项,4人荣获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优”人才。
强化落地应用 促进成果转化
“父教育,母实业。”在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院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时,先校长张謇勇于开拓、敢为人先,成功地开辟了企业办高校的新途径,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雏形。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将科研攻关站在社会服务“第一线”,着力打造一批能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的各类平台,将象牙塔顶端的科研成果,播撒到最需要的土壤中。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含科量”。成功制备建筑用高性能纤维及土工材料,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路用纤维混凝土性能全面提升,实现了高速公路改造工程、垃圾填埋示范场,尾矿库防渗工程的千吨级应用。开展绿色修船表面处理成套装备研发工作,从高压水射流,再到冰粒子射流,逐步推进船舶行业绿色修造表面处理技术升级,使其成为全修船行业可共享、可依靠的公共科学资源……学校广大专家教授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弥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之间的“断点”。
帮助企业析疑解难,是高校服务地方义不容辞的责任。进入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学校启动“百名专家服务百企、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组织专家教授精准对接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技服务工作,打通技术研发“最后一公里”,累计服务企业171家,解决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近300项,形成科技助力复工复产的强大合力。围绕区域产业链需求,学校积极联合龙头企业参与“揭榜挂帅”,聚焦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推动与中天科技、沃太能源、云汇环保等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不断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工作高效联动,学校着力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服务平台。南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统筹校内外优势双创资源,累计孵化企业200余家,在全国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获得“良好”成绩,获批“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南通市唯一一家双摘南通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星级评定最高等级的单位。技术转移中心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立技术转移分中心16个,组织技术交易活动739场,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15多亿元,连续五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荣获“在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奖”。入选第四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江苏省首批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与崇川区政府、苏锡通园区等共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打造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圈,实现对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的综合管理,获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3项,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1项,并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面向地方需求 贡献通大力量
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给通大人的创新服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随着“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和南通城市转型发展,学校与地方发展的互动越来越密切,以其厚重而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展示通大的独特魅力,成为南通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作为江苏省唯一一家省会城市之外的省重点高端智库,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以“对接国家战略 服务江苏发展”为宗旨,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凝练有8 大研究方向,与中央媒体、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部门、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国外科研机构紧密协作,定期主办“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获批省重点培育智库以来,智库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或活动48项,出版发表高水平著作10部,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内部刊物发表决策咨询报告刊发84篇,相关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江苏优秀理论成果奖4项、江苏发展研究奖3项。2022年,智库资政服务青年团队获评“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学校充分利用部省共建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对位“新战略”、对标“新技术”、对接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发展领域,赋能交通强国建设,在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结出了累累硕果。研发出国内第一套毫米波雷达抗干扰波形理论及仿真系统,开展车载智能终端运行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研发,构建车—端—边—云的车路协同和无人驾驶重点实验室,推动车路协同和无人驾驶交通新基建建设。以推动交通运输节能降碳为重点,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以及智能交通建设,在城市公交、航道监测、城市路灯等领域开展研究与探索,研发出智能车载终端数据采集监测硬件系统、车辆智能网联交通态势感知技术,为南通市智慧公交体系建设提出米乐app官方的解决方案,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学校发挥医科优势,以直属附属医院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医院发展,造福地方百姓。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运行效率不断提升,率先在南通地区推出入出院“一站式”服务,总诊疗人次从2019年的233.63万人次提升至2022年的261.2万人次,三四级手术占比70%提升至83.35%,达芬奇手术共完成2213台次,位居全省第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现零的突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医院、江苏省研究型医院,连续两年进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百强,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暨五年总科技量值排行中进入全国双百强。为规范附属医院管理,目前学校共有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临床学院。近五年来,各医院依托学校申报立项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共83项,发表了sci收录论文共2046篇。
南通是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作为学校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南通大学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动助力地方传统支柱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完成各类企业委托项目400余项。针对国家高端纺织、国防重点工程、应急救援、疫情防控等领域重大现实需求,已经与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央企、领军企业等优势单位形成了一个“应用需求—材料开发—装备研制—应用评价”全链条、跨学科研究团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实现部分安全与防护用复合材料及装备的系列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在安全防护用纺织复合材料领域实现从“并跑”到“领跑”。
建言献策有高度、产学合作有深度、技术支撑有力度、智力支持有温度,学校不断下好社会服务“先手棋”,在新时代诠释出“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精髓。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提升人才、学科、研究创新能力的推动力,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发出通大强音、提供通大方案、作出通大贡献。
(校报记者 范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