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3个省部级自然科学研究平台、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1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95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期刊论文近万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300余部,自然指数取得历史最优排名……
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聚焦科学前沿需求和创新驱动战略,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平台—团队—项目—成果”创新链,强化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大力提升重大项目承担能力,不断推进标志性成果产出转化,在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双轨并行的科研事业上扬鞭奋蹄,结出累累硕果。
优化顶层设计 做“强”科研支撑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一项基础且重要的职能,其发展事关学校发展全局和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能否如期实现。作为一所扎根江海大地的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党政向来重视科研工作,始终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鼓励教师多做推动学科发展、反哺教学、契合社会需求、促进自身发展的科研。
深化、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是激发科研活力、释放创新动能的关键一招。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积极践行有效科研理念,突出成果导向、质量导向、绩效导向,在职称评聘、岗位绩效、期刊目录调整等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制度驱动,提升科研质效——
推进实施“科技改革30条”,简政放权,建立起让校内各种智力资源“动” 起来的制度体系,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完善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健全科研评价体系,修订出台科研业绩分计算办法、科研项目认定办法、科学研究论文等级认定办法、教学和科研成果类专项工作量补助办法,研讨制定高水平论文成果视同折算办法,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分级等工作中做好成果视同折算认定工作,促进高水平论文成果产出;
建设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推动科研业务线上办理,提升科研工作管理效能;
……
在积极正向的科研生态和日益浓厚的学术氛围下,学校聚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高级别项目、集聚高质量成果、拓展高水平平台“四个重点”,深入实施政策引领驱动系统化、项目成果培育精品化、科研平台建设高端化、科研队伍提升全员化“四个工程”,协同培育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建构了科研工作发展共同体,纵深推进学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涵式提升、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学校还大力构建项目培育申报、项目过程管理和结项成果培育“全流程”一体化工程,加大项目申报的组织化、专业化、精准化力度;结合学院特色和师生特质,实行差别化、人本化管理,推行服务师生科研走访制度;通过更高质量“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探索实施科研工作共享模式,打造交叉学科团队,建设合理学术梯队。
如今,学校基本形成了体制机制健全、学科生态优良、队伍结构合理、学术研究有声誉有影响的科研工作格局,“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压力、人人有考核、人人作贡献”的科研理念在全校蔚然成风,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人文社科项目均取得新突破。
深耕平台智库 做“亮”特色品牌
把创新成果做“精”、平台基地做“优”、特色品牌做“亮”,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实现新跨越,是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入实施“高水平科学研究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
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坚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条腿走路”,紧盯“大项目、高平台、大奖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强化平台智库设计与规划,实现科研资源合理配置与最大效益。
自然科学方面,聚焦博士点、优势和特色学科,近五年新增机械工业船舶海工用特种泵及绿色修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特种泵及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自然科学研究平台13个,全国唯一组织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我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和优势人才资源,策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16项,其中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7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纵向科研经费近5亿元;累计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52项,其中一等奖25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31项。2021年,学校自然指数位列全国内地高校第91名,创下历史最优排名。
人文社科方面,跨学科整合资源,提升平台智库内涵,推动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和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成为全省首批研究基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晋升省重点高端智库、获省智库研究十佳成果,长三角现代化研究基地入选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入列全球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名单,东亚文化研究中心成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中华传统诗词传承基地入选江苏省教育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省首家“方志研究院”落户我校。通过实施项目申报和成果产出双轮驱动,学校五年共获得国家级人文社科项目102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新增省部级以上成果奖43项,其中省哲社优秀成果奖40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项、高等学校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创下国家级、省级社科项目立项数“史上最好成绩”。
为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总书记对先校长张謇先生高度评价的现实意义,学校深挖校本资源,成立张謇研究院、张謇城市治理研究院、张謇企业家精神研习中心,启动张謇研究名家口述历史采集项目。
学校还从围绕国家战略、强化校地互动、彰显通大特色的角度出发,主动对接海洋发展战略,成立海洋文化资源研究院;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成立对外开放研究院、上海都市圈研究院;整合蓝印花布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等校内外资源,建设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聚力高峰造势 做“大”学术影响
今年5月,我校在南京举办《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丛书·地方海洋史历史文献辑编与研究(36卷本)》编纂工作会议,吸引来自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18所高校院所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关注和参与。
该项目由我校海洋文化资源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芝凤教授领衔。作为我国海洋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基础性成果,丛书几乎囊括了我国东海和南海沿海地区36个省属县、地级市的海洋史古籍、历史文献、碑刻及民间文书文献资料,约1900万字。日前,该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注重特色高峰造势,围绕沿江沿海、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蓄力进圈入围,彰显通大学术声誉和影响。
过去五年,学校承办了三届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大会专场会议、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长三角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中国海洋文化史研讨会、中国文字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纪念张謇癸卯东游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系列重大学术活动,影响深远。在国家级项目首席专家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下,一项接一项科研创新陆续走出校门,走进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走成一道道“学术风景”——
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杨宇民教授团队通过联合应用静电纺丝、微纳加工制备和生物材料表面生物化技术,研发出一种仿神经再生微环境支架,为开发新一代功能化人工神经植入物提供了重要策略。该项目得到国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医学院范义辉、毛仁芳教授团队针对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瓶颈,在线开发了国际上首个“一站式”查询atac信号和肿瘤病人表达谱和预后的数据系统,极大地方便了生物学家筛选重要的dna调控元件、基因表达的关系及肿瘤病人的预后等信息,助力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成长春课题组以京津翼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等国家战略为宏观背景,提出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提升为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并合著出版《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英文版),在海外各大平台发行,并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在线阅览,其“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理论及实现路径与对策分析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
另有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学校累计发表自然科学类高水平期刊论文8929篇、人文社科类高水平论文1064篇。
此外,学校近五年还出版了347部高水平学术专著,另有159篇决策咨询成果产生较高的社会影响。其中,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的多篇决策咨询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多篇咨询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部分决策咨询观点被工信部、江苏省委省政府文件、江苏省发改委采纳和应用,对外大大提升了通大的科研贡献度和显示度。
往绩可述,来绩无穷。当前,学校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转型升级的历史窗口期、争先进位的发展黄金期,全校上下团结一心,锚定“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目标奋楫笃行,为塑造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更有作为、更有影响、更有地位的“新通大”而孜孜以求。
(校报记者 余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