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逐梦通大•非凡5年】文化建设工作纪实——守正创新 赓续前行 提升文化育人成效-米乐app官方

572
分享

发布时间:2023-09-14 09:00阅读次数:572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挂靠) 责任编辑:刘佳昕

获“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志愿服务项目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1项,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获评“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南通大学不断探索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文化建设工作在蓬勃发展中结出了累累硕果,彰显了当代大学的蓬勃生机和使命担当。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综合实力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近五年来,南通大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了独具通大风格的文化基因和特质,提升了学校文化的精神凝聚力。

以文培元 弘扬通大文化传统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视察,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盛赞南通大学先校长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总书记对先校长的赞誉掀起了全校上下研究张謇、学习张謇的热潮。

长期以来,南通大学致力于挖掘张謇文化,研究张謇教育思想,传承张謇爱国精神。2021年4月张謇城市治理研究院、张謇企业家精神研习中心相继成立,“张謇研究名家口述历史采集项目”正式启动,早在2019年底,由张謇研究所升格的张謇研究院聘请了张謇嫡孙、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张绪武先生担任张謇研究院名誉院长,形成了12名海内外博士加盟的专职研究平台,还先后聘请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陈争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谢俊美,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等29名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张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积极开展张謇研究,形成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如今,张謇教育思想已凝结为“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南通大学,三院鼎立,钟灵毓秀根脉弘……”当熟悉的校歌回荡在校园,通大师生无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自2018年学校将5月确定为校庆月、5月28日确定为校庆日以来,师生们都会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动人的故事向母校告白。每逢校庆月,组织开展校友返校系列活动,校友们畅谈师生情、重温同窗情,追忆母校给予的知识力量,举办“学长回来了”优秀校友报告会,讲述自己励志勤学、刻苦钻研、自立自强的学习经历,分享迎难而上、永不服输、奋勇争先的工作经验,为学弟学妹们上了一堂堂榜样领航的青春思政课,让新时代的通大人更加坚定了弘扬通大精神的信念。每到校庆日当天,学校都会举行庆祝大会,并在大会中颁发卓越贡献奖,表彰每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通过获奖代表们给青年教师和通大学子讲他们奋斗的故事,让张謇教育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一个通大人的血脉里,激励着所有通大人在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办大学就是办氛围。长期以来,南通大学从张謇的事迹中汲取文化营养和精神力量,将张謇教育思想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之中。2020年9月,占地3800多平方米的校史园在啬园校区建造竣工,从张謇先生1912年创办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到2004年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再到2012年的百年校庆,三面黄铜材质的百年校史景观墙将其间发生的30多个重要历史事件,以浮雕画面形式,勾勒出通大积淀百十年的人文底蕴,成为了通大新的“网红打卡地”。近五年,学校积极推进楼宇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和校园标识系统建设,不遗余力发挥环境文化育人功效,坚持将精神文化与环境文化相结合,由校友企业捐资建造的校史园、院士廊、三荣桥、文缘亭等文化阵地,体现了校友的爱校情怀,让通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张謇教育思想的传承以及学校文化的内核与魅力。

进入新时代,昂扬奋进的通大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张謇爱国精神,让通大文化在守正创新中薪火相传。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高水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坚守学校的文化根脉,发掘文化财富,注重文化养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不断赋予通大文化新的时代内涵。2019年2月,学校召开“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与南通大学精神弘扬”专题研讨会,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与南通大学精神弘扬,为张謇爱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同年6月,学校发布《关于落实“文化引领”战略,推进学院文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全校各学院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文化阵地建设四方面持续开展学院文化建设,实施“一院一品”计划,着力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2020年制订的《南通大学文化建设“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擘画学校文化建设蓝图,大力实施“文脉传承”计划,通过推进张謇研究、传承创新通大文脉,发挥校史育人功能,以百余年办学历史所孕育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通大人的文化自信,彰显通大文化的鲜明特质,凝聚起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文润心 升华通大文化品牌

5月24日,“传承通医知识分子群体精神 造就新时代通大优秀青年人才”院士访谈会在南通大学举行,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杰出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参与访谈,与45岁以下青年教师代表面对面探讨青年人才培养成长等问题,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成为新时代通大优秀青年人才。南通大学党委书记尚庆飞强调,传承和弘扬“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和特质,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担当实干、勇开新局的磅礴力量。

早在100多年前,张謇先生提出:“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尤不可不讲,首重道德,次则学术。”“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在百十余年的办学实践中,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通大人,已成为南通大学薪火相传的价值力量。南通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涌现的一批又一批诸如夏元贞、黄竺如、陈瑛、莫文隋、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等师德典型,随着时间的沉淀,都已建构起学校的软实力,传承引领为通大事业发展的精神之魂。

 “大学之大在大师,大师之大在大德,大德之大在大爱。”近五年来,学校聚焦教师队伍师德素养和专业能力双提升,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协同”的“四全”教师发展工作体系,以师德教育、师德评价、师德典型领航,通过出台系列文件,编印《师德师风》手册,引导广大教师在师德传承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人体解剖学教学群体、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工作群体分获第十届、第十一届“感动南通·教育人物(群体)”,顾晓松、汤淳渊等7人入选“为国争辉南通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老师的言传身教,让“莫文隋”精神在学生中得到传承与发扬。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的发源地,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莫文隋”品牌效应。南通大学“莫文隋”式的群体发展成现有注册会员80000余名,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15万小时。从本地志愿服务,到支教青海新疆、“洋雷锋”参与服务,“莫文隋”志愿者们广泛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做着不计名利的实事,“莫文隋”品牌效应持续扩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与肯定。2019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和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等江苏、青海两省及南通市有关领导在青海省贵德县看望慰问了第21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并与他们合影留念;时隔一年,娄勤俭、王建军还分别回信勉励第21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校园文化品牌不断突显。志愿服务项目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1项、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大赛铜奖1项。学校连续9年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云支教”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项目百强,我校被团中央评为“优秀组织高校”、“突出贡献高校”。伯藜支教团获评团中央“千校千项”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案例,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入选中国红十字会重点培育计划,通大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获评“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学校连续三年获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十佳优秀项目奖。

以文育人 彰显通大文化辐射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2022年,近56万字、历时六年编撰完成的专著《江苏地方文化史· 南通卷》正式出版发行,诚如交汇点对于这本书的介绍中说,《江苏地方文化史· 南通卷》首次对南通地方史、文化史进行了系统挖掘、梳理和研究,此书的编撰出版让南通人首次拥有了自己的一部文化史。这是学校传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助推地方文化建设的缩影和体现。

通大大学文化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积极策应地方、策应时代需求,注重凝练特色文化,主动发挥文化辐射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引领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支撑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走出一条集廉政文化、楚辞研究、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校地融合发展之路。

学校大力加强廉政文化研究和传播,使廉洁教育成为通大文化育人的闪亮名片。作为全国较早的校地合作廉政研究机构之一,南通廉政研究中心连续举办5届廉政论坛,并举办“儒学与廉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中心承办的《廉政文化研究》杂志是当前我国廉政研究领域里唯一的学术理论专业期刊。

作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致力于楚辞考古学、楚辞文化学、楚辞学史、域外楚辞学、楚辞知识库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中心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1项,全国高校古籍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哲社项目1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教育部哲社项目1项,出版丛书2套,发表期刊论文百余篇,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15年,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引进一批优秀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并支持其成立研究所和工作坊。截至目前,学校共有蓝印花布、撕纸艺术、板鹞风筝、仿真秀、扎染、古琴、海门民歌、盆景等非遗项目30多个以及百余名非遗传承人。学校将这些项目以专业课、选修课或者第二课堂形式,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和教学体系。学校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还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工作坊,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作为收藏、展示、研究、保护、传播于一体的重大文化项目,归隐于校园东隅的四方叠院——范曾艺术馆早已成为南通文化地标。近五年,范曾艺术馆接待校内外校友、各界来宾3万余人次,是通大师生接受高雅艺术熏陶的平台,国内研究范曾艺术的重要基地,展示南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南通以及华东地区标志性文化建筑。

红色文化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红色基因是弘扬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学校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建立红色文化“沉浸机制”,将传统校园活动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如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升国旗仪式、南通市“党啊,亲爱的妈妈”主题快闪展播启动仪式、“百年党史青春说”走进通大……学校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创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党史学习社、红色文化传习社、时代先声社等“红色社团”,通过开展学习交流会、探访抗战老兵学习红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坚定“青春向党 永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时光荏苒,初心亦如磐。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凝练新时代通大文化特质,努力建设反映时代精神、彰显通大特色、追求高雅品位、具有深厚底蕴的大学文化,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校报记者 刘佳昕)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