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我校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的日子。早上六点,30号楼235宿舍里还能听见均匀的深眠呼吸声。航拍器、闪光灯、sd卡、电池……检查好装备的记者团学生摄影记者印昶镕匆匆带上了宿舍的门。打开开关、测光、调白平衡、调焦,提前来到毕业典礼会场的他迅速做好拍摄准备,专业范儿十足。
40余篇深度通讯报道,160余篇消息,近千张图片……近两年,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身影活跃在诸如范曾艺术馆开馆、校长杯乒乓球赛等各大校园活动中,采写了一系列的优秀稿件,采访了著名艺术家朱军、蔡国庆、阎维文,报道曾被中国教育报、中国交通报等国家省市各级媒体采用。
阔步寻天地 此心寄旧所
又是一年毕业季,5995名本科毕业生已早早来到主校区东操体育馆,毕业典礼上掌声雷动、不时有人高举手机记录下他们人生中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尽管对这个生活了4年,充满苦与乐回忆的地方依依不舍,但早已找到归宿的他们脸上洋溢的更多是迎接全新生活的自信笑容。
在会场来回穿梭拍照的印昶镕一眼就看见了记者团的第一任团长——中师122班的洪平。“从洪平姐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写稿子的风格跟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现任团长吕新颖的印象中洪平亦师亦友。凭借着优秀的专业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洪平顺利地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的教师编制。在实习期间她不仅得到了学生的喜爱,更是得到了同校老师的认可。“能跟学生迅速地熟悉沟通、上课不怯场等课堂技巧都得益于记者团的经历,在最近一次的月考中我带的班级还考了第一名呢!”谈及实习经历,洪平激动地拿出手机分享与学生的合照。
条条大道通罗马,记者团12届的成员在离开学校之际都找到了各自拼搏的天地。广电121的“学霸”万晨被保送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广电122的靳言言则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编辑……在她们心中有一片共同的乐土——记者团。记者团宗旨在为所有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新闻传播才情、提升文字表达水平、放飞校园记者梦想的平台。在各大校园活动中的采写经验的积累是他们旗开得胜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老师介绍,我在大学期间被安排到一些报社、电视台等地方实习,加上在记者团的锻炼,在稿件的写作方面也有所进益。”靳言言回想当初的实习经历时,心存感激道,“幸好当初能有记者团这样一个实践的平台,让我有如此丰富的经验。”通过在记者团的实践,靳言言的履历比其他竞争者都要丰富精彩,这是她的优势,也是公司选择她的重要原因。
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柳荫下别,百般惆怅。万晨在总结大学四年时光时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学四年最有意义、最难忘的就是在记者团的时光了,它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中,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就跟家一样。”
志同定逢缘 躬行践真知
出于对新闻的热爱和忠诚,不同的人生轨迹在记者团这个节点出现交集,在这里他们相聚、相伴、相知……
“大师”是记者团成员送给新闻141班印昶镕的外号,“起初叫他‘大师’是因为他对摄影的热爱和执着,现在他的技术也算是大师级别的了。”广电132班的孙静见证了印昶镕的成长,“从第一次出任务拍摄的照片不能用之后,他几乎承包了整个记者团摄影的任务。”在印昶镕宿舍的书架上还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摄影教程。有些事就是这样,一旦爱上,它就会成为勇往直前的动力,以及一切快乐的源泉。
真正的热爱必定会伴随着专注和纯粹,在信息大爆炸、内容肤浅化的时代浪潮下,成立于2015年6月20日的“通大行者记”始终坚守“内容为王”的准则,作为编辑部负责人,新闻141班的魏熙颇有感触:“刚起步时背负着很大的压力,从第一期阅读量只有几十到现在不少阅读量已破千。”2015年10月16日,著名男模刘畅做客我校青春故事报告会,凭着别具一格的录音和先人一步的微信推送,记者团赢得了不少赞誉。12月6日,《通大?最男神》收到师生的一致好评,阅读转载量达到一千多次。12月15日,11点,在晚会结束半小时后就推出微信《霓裳之夜青春大赏》。活动主办方、纺织服装学院辅导员潘峰在朋友圈转发:“记者团太牛了,这效率惊到我了。”
“如果我有方向,那就是远方。”是每个记者团成员的内心追求。2014年11月26日,记者团迎来了建团以来的第一个大事件——范曾艺术馆开馆典礼。作为央视名嘴,朱军牵动着媒体的视线,当带着墨镜的朱军出现时,时任团长的洪平抢先冲上前,猫着腰挤上前,努力把话筒伸上前:“互换立场,我决定把问题简化,当我在采访过程中看到他把墨镜拿下来的时候,我知道这次采访是成功的。”非新闻专业出身的她靠着一次次的摸索、历练,不断充实自身,专业能力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凭着一颗专注的心她做出了一番专业的事儿。
志同道合故相逢,在记者团这个大家庭里有太多的相似。相似的热情,相似的追求,相似的努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是学校与社会的缓冲阶段,趁着年轻得好好拼一下。”吕新颖对大学生活有独特的见解。
大手携小手 笃行传薪火
3月31日,学校的同学陆陆续续开始收拾东西回家过清明,晚上却有一支学生队伍脚步匆匆地朝新城区会议中心走去。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吸引了多家媒体记者来到通大,第一次与名记者零距离采访,记者团成员精神都高度紧绷着。大厅里,记者团的成员或坐着,或站着,眼睛紧紧盯着手里事先准备的采访提纲,时不时地互相讨论几句。
手机设为飞行模式、默念采访提纲、深呼吸、录音……采访开始。本着学习、交流的态度,万晨、郭阳琛采访了《科技日报》记者付丽丽。“跟万晨姐一起采访很踏实,她采访前的准备很充足,问题也总是一针见血。”清明节,家住学校附近的新闻151班的郭阳琛第一次没有回家。回忆起当日的采访,郭阳琛觉得自己受益颇多,自己要学的东西也很多,“跟着她采访,自己也能学到许多东西,怎样切入采访才会显得不生硬,聊天时怎样投其所好……这些都是阅历、经验,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怎样才能让新成员快速地成长起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实地演练,经验的传授也必不可少。在记者团这个大家庭,就有一个富有爱和责任的传统——“老带新”。新闻141班的顾家奇在记者团成员心中一直是“严师”的形象:“他对待工作的时候真的很严肃、要求也很高。就比如一篇报道你写的不好,他会一遍又一遍地打回,哪怕是凌晨,毫不含糊,直到改到满意为止。”新闻151班的叶珊迪谈起她的师傅时“又爱又恨”,“不过,他真的很厉害,他写的《饮濠河水,做通大人——记特聘教授江明》曾被《科技文摘报》刊用。在他的教导下我学到了很多细致的东西,而且当我们有所进益时,他也从不吝啬他的夸赞。”
“记者团给我一种归属感,在我的心中更像个家。”新闻151班的崔春琴对大学生记者团有着深厚的感情,“学姐学长们交出了那么好的成绩,我们也不能辜负期望啊。”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记者团的成员始终秉承着张謇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自身,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
(校报学生记者 丁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