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评估进行时:医学院走出来的出版大咖-米乐app官方

791
分享

发布时间:2017-04-02 00:00阅读次数:791来源单位: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最近一段时间,ame出版社好消息不断:4月1日,扬子晚报在焦点新闻版头条位置,用半个版面的篇幅刊登通讯《35岁的他,成为医学出版界大咖》,介绍ame出版社掌门人汪道远的事迹。当天,ame出版社与中国最好的胸科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上周,ame在北京设立办公室,再上周,ame与意大利胸外科医师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洲,ame的版图不断扩大,汪道远的希望一步步成为现实!

寒门学子

汪道远出身于江苏滨海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2000年7月,就读于江苏滨海县八滩中学的汪道远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华尔街需要的精算大师,因为当年高考失利,他未能就读名校数学专业,鬼使神差进入南通医学院(现南通大学医学院)。

因为距离梦想越来越遥远,进入大学之后,汪道远对自己的人生感到非常茫然。

入学的第一周,汪道远鼓起勇气,给时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的张继平教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出乎意料的是,信件寄出之后,两周左右汪道远突然收到一个大大的包裹,里面有一套六本全新的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教材。大学的第一学期,汪道远就是伴随这套教材度过的。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的,汪道远偷偷自学北大数学的教材。学完这套教材之后,汪道远对自己走火入魔的举动进行了反思: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估计无法毕业了,父母知道了怎么办?

名师指路

正当汪道远处在迷惘之际,有一天,他在校园的橱窗里看到看到一张海报,动员学生报选修课,其中有一门课程叫《创造学》,主讲人是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顾晓松教授。汪道远忽然就觉得,《创造学》这个课程很有意思,就报了名。

课堂上,顾晓松教授将他年轻时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做科研,如何发现“感觉蓝”神经标记物(将植物神经与迷走神经区别开来),在英国留学期间发现“神经趋化因子”的激动与兴奋,以及当选国家首届杰出青年基金的自豪……毫无保留地与同学们作了分享,那一课,深深地影响了迷惘中的汪道远。

“顾教授从医学院毕业,没有做医生,而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回到宿舍,汪道远与他的室友展开热烈的讨论。

校园记者

第二天开始,汪道远将很多本来学医但是未做医生的名人一一做了研究,从鲁迅到孙中山,从郭沫若到毕淑敏……汪道远惊奇的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笔杆子!于是,从那以后,汪道远不断给院报投稿,稿件一篇篇刊登出来。

有一天,汪道远和周围同学一样,站在校园的橱窗前,带着仰慕的目光,看着“南通医学院首届学科学术带头人评选结果公示”。与周围同学不一样的是,汪道远写了一个“采访学科学术带头人的设想”,拿着写上方案的两张纸,他带着蔡永祥同学一起去学院党委宣传部找到编辑老师,毛遂自荐。

这个方案得到校报张卫斌老师的支持。张卫斌一一联系这些学科学术带头人,汪道远组建团队去采访这些专家。这组由大学生记者采访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系列稿件,在校报的头版连载,在校园引起不小轰动。于由此,很多人纷纷开始关注作者汪道远。

从血液内科专家刘红教授,到统计学专家陈峰教授,再到病理学专家陈莉教授……汪道远发现这些教授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发表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是当他们的论文发表之后,收到来自多个国家的同行的邮件,讨论科研相关的问题和合作等,每每提及这类事情的时候,这些教授都会显得非常得意,作为通医人很自豪。

爱上学术

“论文是什么东西?与散文、采访稿有什么差别?”汪道远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了一片新的世界,成天泡在图书馆查阅各种文献。

大学二年级的暑假,汪道远没有回家,留在学校,一边做家教,一边学习撰写论文。暑假期间,学校图书馆闭馆,汪道远就到附属医院图书馆查阅文献。发现一本杂志上刊载的文章非常有价值,汪道远便拿着杂志去找图书馆管理员,询问能否帮忙复印一份,如何收费?管理员说本图书馆仅仅对院内员工开放,不对外营业,无法给汪道远提供复印服务。于是,汪道远坐下来,挑选其中重要的内容,一句句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图书馆的管理员被感动了,主动走过来,帮忙汪道远复印文献。

从对数学的执迷不悟,到渐渐喜欢上医学,从语文成绩很一般,到发表一系列文章,汪道远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曲折道路进行深入思考,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兴趣在心理学上被分为三阶段(乐趣、情趣、志趣),但是,人生的某个阶段的兴趣,不属于这“3个阶段”的任何一个阶段,也就是说,这个分类方法和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于是,汪道远提出一个新的分类方法,增加一个“前志趣”阶段,并阐明道理,撰写一篇论文《论兴趣的可塑性与大学创新教育》。文章投寄给《医学教育探索》后,杂志主编主编认为文献上并没有“前志趣”这个词语,于是给汪道远打电话,探讨能否换一种说法。汪道远很礼貌地回复主编,坚持保留这个词。否则,将论文改投其它杂志。后来,主编不再坚持,汪道远的论文发表在2004年第二期的《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上。

涉足出版

大学毕业之后,汪道远有一段工作经历,让他看到中国医生投稿发表sci论文非常艰难,国际杂志审稿周期长短不一。他亲眼看到一位医学博士因为自己的论文未能赶在5月被接受发表,从而无法申请六月的博士论文答辩,进而延期一年才毕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此前找好的一份工作丢了,女朋友也分手了……

“中国医学在发展,不断强大,我们的很多优秀科研成果,不能局限于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或《柳叶刀》杂志上,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发表平台。”对于平台的重要性的理解,汪道远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我们中国的,杂志上开辟一个‘中医’专栏,介绍中医的历史与文化……相信,全世界会有很多读者对中医感兴趣,去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医。”

汪道远的性格是说干就干!为了这个平台,为了这个梦想,2009年初,他从上海搬到广州,创办了ame出版公司,经过近一年的筹备,2009年12月,ame出版公司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同创办《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2011年12月被pubmed收录,2013年2月4日被sci收录。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ame出版公司目前已出版37种英文医学期刊,以及100余种医学图书。2本期刊被sci收录,18本期刊被pubmed 收录,于2011年1月获得丁香园天使投资,2016年8月获得400万美元a轮融资。

目前,ame在香港、广州、上海、北京、南京、成都、长沙、台北、旧金山和悉尼等地都设立办公室。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办公室曹志刚博士辞职加入ame,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院长高国兰教授辞职加入ame……汪道远马不停蹄地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加入ame,成为他的米乐app官方的合作伙伴,共同搭建ame这个平台,实现彼此共同的梦想: academic made easy / excellent / enthusiastic (ame取自这几个词的首字母;中文意译为:欲穷千里目,快乐搞学术)。

对于未来,汪道远雄心勃勃,有着清晰的发展定位,他的梦想是希望在未来五年内,ame能够成为亚洲第一大医学英文出版和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全世界各地像北京协和医院一样优秀的医院的隔壁,都能够有一个ame的办公室,”汪道远的梦想是,“希望ame离全世界优秀的医院和医生更近一点”。

(张卫斌)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