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构筑高地彰显文化生命力-米乐app官方

676
分享

发布时间:2017-08-31 00:00阅读次数:676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获批江苏省首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成功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研讨会;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落户我校……我校近年来接连取得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建设成果,充分展现了百年老校厚重历史文化积淀,也彰显了现代大学的蓬勃生机和责任担当。

大学教育的灵魂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是对人文精神的坚守。只有厚植于文化的沃土,体现为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才能真正地开枝散叶。我校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中,旗帜鲜明的提出建设“有文化品位”的大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建设大学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特质,提升学校文化的精神凝聚力,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的神圣使命。

坚持核心价值引领 筑牢思政工作之基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学生,要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然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大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国家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纲领和核心灵魂。

“大学精神的本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建设在凝聚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4年11月,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交流研讨会上,我校发出了坚强有力的声音。

《光明日报》头版刊发题为《南通大学的大爱传承》的精彩报道,《中国教育报》刊发题为《扶苗计划:用爱播撒美好》的通讯报道,《江苏教育报》头版刊发题为《南通大学:念好思政教育的“三字诀”》的通讯稿……近年来,中央、省级媒体多次对我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成果进行深度报道,充分反映了面对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常态,校党委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和政府对高校事业发展的召唤,就是前进动力。”近年来,学校党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抓基层、强基固本,促使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做到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名旗帜”。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基层党组织获“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9名党务干部获得“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有10个党支部的“最佳党日活动”和2个党支部的党建创新成果获省委教育工委表彰。学校标准化支部建设工作在全省“两学一做”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交流。

怎样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如何有效拓宽思政教育路径?怎么破解思政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问题?近年来,学校举全校之力探索新方法和新路径,加强常态化、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专门成立南通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领导小组,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每年九月开学,校领导就走上讲台为新生们上“开学第一课”,并召开学生党员座谈会,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向学生们提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形成科学世界观,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殷切希望。

除了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我校还建立了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思政网。“只要学生登录账号,就可以浏览思政课程简介、参考资料、课堂教学录像、习题库等,同时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延溢说,近5年来,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思政任课教师的教学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优良率高达99.5%。2016年,学院获评全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省“十三五”重点学科。《以“莫文隋”精神夯实通大学子精神家园》入选全省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

弘扬百年文化传统 塑造通大美好特质

薪火相传青蓝继。百余年深厚办学积淀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脉。在一代又一代通大人的薪火传承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已融入每位通大人的血液之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享誉全国的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张联”大爱精神在南通大学的土壤中重组,内化为“崇真尚美、通精极致”的通大人特质,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浸润在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入学教育的必修课,新生们都会走进校史馆和张謇教育史馆,了解学校发展脉络,聆听学校发展故事。新生们说:“这样的教育,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一所百年院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体味到先贤的教育情怀,更能激发我们爱校荣校的热情和勇气。”

“大学之大在大师,大师之大在大德,大德之大在大爱。”以师德为根脉,塑风范于本真。张謇先生所题训词中内蕴的文化力量以及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师德风范已建构起学校的软实力,凝结为事业发展的精神之魂。每两年一次的南通大学师德标兵和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已经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师德建设品牌和文化建设品牌。目前,第六届评先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用有情怀,更有温度的方式教书育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周建忠不仅给学生传道授业,更是给了学生内心的温暖和自信的勇气。“教师先要把自己做好了,才有资本教书育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杨宇民教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激励着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科研第一线。“要照亮别人,自己先得有光。”南通市首届“十佳师德之星”王育红教授把大学教育当作爱的教育……教师风范,映射着通大人的特质,指引着大学之路的方向。

“我们坚守平凡岗位却无需太多回报,我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怀揣一颗热忱服务的心,我们没有雄心大志却向全校师生真诚地传递着每一份关爱。”在后勤集团“最美身边人”评选表彰大会上,16位后勤集团普通职工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我只是把关工委工作看成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最好选择,我乐于从事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81岁高龄的陈长华老师在关工委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这是22年的坚守与奉献。正是由于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坚守与奉献,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南通大学有一个叫做“谈心屋”的地方。

大医精诚,救死扶伤。无论是在平凡的义诊活动中,还是在突发的重大灾难面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用博爱的情怀、精湛的医术托起了生命的希望,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师德的润物无声,也造就了一群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崇真尚美、坚忍不拔的通大青年。学校“爱心天使护理服务团”的江佳东同学每逢周末都会到南通长青乐龄老年护理院为失能老人进行供氧、导尿和进食等基础护理。毕业生杨秋兰设立“大学生游子基金”,帮助大学生实现成才梦;本科生吴翔毅然前往祖国最西部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西部大开发挥洒青春和汗水……无数通大学子用爱心和奉献回馈社会,用汗水和信仰涤荡灵魂。

作为“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一届届通大学子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服务的公益事业中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项,参与近50万人次,先后有50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志愿服务活动立足校园,辐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点,打造出“情系村小”、“多背一公斤”、“校居共建”、西藏民族中学爱心助教团等特色品牌。20年间,在“莫文隋”精神的传承和浸润下,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大爱奉献在校园内外不断生根发芽、蔚然成风。

植根地方社会发展 彰显通大文化辐射力

国内高校首个全景展示教育技术内涵与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医疗界专业博物馆的先河,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眼科博物馆;全方位立体式为非遗研究提供学术研究平台的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致力于民间音乐传承研究的南通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会……服务社会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目的指向。近年来,一个个文化项目继校史馆、张謇教育史馆、范曾艺术馆后相继诞生于通大的沃土。

“这是素有‘文博之乡’美誉的南通在博物馆群建设中的又一新景,更是百年老校坚持传承办学理念、始终致力文化建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面对来校参观的来宾,校长程纯如是说。学校在汲取江海文化丰富滋养的同时,反哺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大学文化和江海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多元的文化中展示通大的独特魅力。

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在百余年的薪火传承中,通大人始终坚持走校地互动融合发展之路,积极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作为文脉延续之地,南通大学以其厚重而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品格,成为南通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与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合作成立长江经济带联合研究中心,与南通市委市政府共同成立“南通沿海研究中心”,与启东市政府共同成立“江苏沿海沿江发展研究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主动参与国家重大现实课题研究,发挥大学文化的推动力,引领地方文明建设。

作为全国首家由地市级纪检部门与高校“联姻”组建的廉政文化研究机构,南通廉政研究中心自创办以来,积极服务地方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为地方反腐倡廉建设献计献策,成功走出了一条校地合作、特色明显的廉政文化建设新路。

张謇诗集研究、张謇近代新式教育研究、张謇伦理思想研究、张謇文化对大学生励志教育价值研究……研究张謇思想、弘扬张謇文化、打造张謇品牌成为我校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举。

校歌是大学的精神闪光,张謇的“民智兮国牢”开启了中国近代校歌的先河,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绝无仅有的南通近代校歌现象,“南通近代校歌文化与精神论坛”不断挖掘先校长留给南通大学人的一块文化瑰宝。

钱荣贵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研究队伍参与到《江苏地方文化史》(南通卷)的编撰,为挖掘、整理和弘扬江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一手材料。

研究城市景观规划的邵耀辉博士以《张謇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之景观规划》为课题,正在为唐闸工业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

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批专家、教授以“讲坛”为阵地,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着向心力。

归隐于校园东隅的四方叠院,范曾艺术馆浸润着通大的书卷气,作为南通地方文化地标自开馆以来,先后接待各界来宾2.5万人次,受到文化部的专门表彰,成为南通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

从文化地标到文化品牌、文化现象,南通大学的文化建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彰显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推动‘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四有’大学建设中焕发出持久坚固的蓬勃动力。

“文化是大学之根,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校党委书记成长春说,“我们将通过这样的文化传承,让每个人的个性品质在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得到充分张扬,让每个人的人生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竞相出彩。”

(校报记者 范苏)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