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郭晓丽老师被评为南通大学教学名师。面对这一奖项,她说:“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压力”。工作多年,她一直不忘自省,用最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学生。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一本点名册、一支记号笔,是郭晓丽每次上课的必备工具。在她的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翻开点名册,每个名字前都标注了不同的记号。 “我会尽量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站起来回答问题,我要让他们都参与进来。”她说。
提问环节增强了学生参与度,引导学生更好地思维。郭晓丽从不会让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尴尬地坐下,而是会逐步引导,让学生得出结论。“郭老师上课很认真,每次上课更像是一场头脑风暴,不断开拓我们的思维。”她的学生刘旭哲说。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郭晓丽常常使出这样的绝招:不仅在课堂上向他们提问,还要求他们每节课都坐在第一排。“一方面学生认可这种关注,另一方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效果显著。”她笑着说。
再明亮的教室,晦涩难懂的内容如果没有生动的教学环境,学生也难免昏昏欲睡,但在郭晓丽的课堂,同学们一直非常活跃。她说,“老师不仅要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晰地表达,让学生喜欢,还能收获知识,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使教学逻辑性更强,我认为都是有技巧的。”因此,不管上过多少次课,重复了多少次知识点,郭晓丽一直坚持作课前准备,在心里预演每一节课的流程。在教授《电路分析》课程时,有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时的“思维短路”的问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其中复杂的知识内容,郭晓丽会积极与学生沟通,课堂注重实效,课后加强辅导,引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她说“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百分百的努力,但是我作为老师,我一定要百分百认真,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我的认真,他们也会变得更加认真”。
潜心科研 成果显著
假日的太阳在窗外升起,她依旧坐在电脑前,查阅各种国内外参考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特性,然后修改算法,建立数学模型,郭晓丽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也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郭晓丽长期从事电能质量及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她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多项省、市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郭晓丽以第一作者发表了科学研究论文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多项。
身为教学名师,郭晓丽不仅要忙于教学,也要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对于她来说,做科研才能拓展学术视野、深化专业领域、掌握新知识与新技术,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相长,共同发展。
“郭老师积极鼓励我们参加学术会议,因为参加学术会议可以了解各领域的研究动态,开拓视野,可以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有启发”。郭晓丽指导的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专业研三的学生周辉这样说。郭晓丽不仅在学术上对周辉悉心指导,同时还让他承担了苏州供电局等企业的横向课题研究工作,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郭晓丽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各种实践活动,参与指导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cup机器人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指导校级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0余项。
倾心教学 引导后生
作为一名老师,郭晓丽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是同行工作中的好榜样,而她对于工作的认真,不仅感染了她的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成长。
2006年郭晓丽与张新松老师结为青蓝师徒,2014年郭晓丽与博士王向丽结为青蓝师徒,在多年的教学指导生涯中,郭晓丽始终引领着他们不断成长。
“郭老师上课特别自信,她的讲课非常清晰,板书也非常漂亮,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刚刚上岗的青年教师学习的。”王向丽说。结成师徒以来,郭晓丽一直关心着王向丽的工作。2014年刚刚博士毕业的王向丽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她先在郭晓丽身边做了一年的助教,旁听她的课程。后来轮到自己上课了,每次课前,郭老师都会仔细查看她的教案,指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指导她预先做一次实验,细致地告诉她在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去引导学生。郭晓丽也会不时走进她的课堂,并在课后细致地给王向丽分析课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和郭老师曾经共同承担了一门《电路分析》的课程教学任务,其中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我们二人分别承担”,王向丽回忆道,“在每次上实验课之前,郭老师都会来先指导我预先做实验,耐心地告诉我注意事项。”“现在我自己也揣摩如何让一堂课上起来更有效、更生动”,她笑着说。
在郭晓丽的指导下,王向丽在教学上有了极大的提高,并申报了南通大学教改课题,发表了教学论文。
不仅在教学上,在科研上郭晓丽也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2012年以来,张新松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大人才高峰、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基金以及南通市科技局的资助。2016年王向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资助。
郭晓丽说,“我会认真地对待我的工作,认真地去教授学生知识,认真地完成科研工作,我也相信,我的认真也会感染我的学生,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
(校报学生记者 卞跃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