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18级的郁宇晖,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我在通大的成长历程以及科研经历。
本科期间有一位老师曾经问过我:“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一个能有多优秀就有多优秀的人。”这是我当时脱口而出的回答。从小到大,我也正朝着这样一个目标而努力前进着。
我的本硕生涯都是在通大度过的,这六年,生活丰富且精彩,我也逐渐从一名懵懂的大一新生蜕变成投身科研的研究生。初入通大,我对“预防医学”这个概念是比较陌生的,但是“行行出状元”,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尽可能地做好。一入学,我参加了关于预防医学专业介绍的新生教育讲座。在课上,老师告诉我们预防医学的学生要更加注重疾病预防的学习,“上医治未病”讲的就是我们预防医学的职责。那时的我,虽然只是一名刚踏入医学殿堂的新生,但那一刻,我明白了医学生的使命和任务,也开始去思考,该怎样去做到真正的“治未病”?该如何减轻公共卫生的负担?郎景和院士说过,“医学实际是人类善良情感的一种表达”,我想这也是所有医学生真正决定从医的心声。
大二时,通过公共卫生学院“研本互动”平台,我有幸进入褚敏捷老师的课题组开始接触科研,也开始了我第一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由于才学了一年的专业知识,我还没有积攒下太多的医学理论知识,所以只能从录问卷开始做起。我接触的第一个课题的问卷量很大,我和团队的两位同学一下课就来到实验室,几乎每天都要录信息录到晚上9点多。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问卷的录入工作。紧接着还需要学习数据处理,整理结果,最后结题汇报。虽然上千份问卷的录入工作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情,但是这也磨练了我的耐性。随后我开始负责样本的收集、处理等工作。
进入大五以后,工作还是考研成为所有毕业班同学思考的问题。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我有幸在褚敏捷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项矽肺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由本人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出来,同时被评选为2018年度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我第一次完成了从样本、病例的收集、提取到数据分析的全套工作,这不仅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更坚定了我继续做科研的信心。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我开始有关分子流行病学方向的研究,学习生活都以科研为中心,老师们也经常给我提供一些去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在平时做实验、写文章时,他们也会很耐心地解答我的每一个问题;在课题研究进入瓶颈期时,他们也会给我拓宽科研思路,让我萌发新的想法继续开展课题。
如今,研一生活已经过去大半。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目前已发表7篇文章,其中sci论文5篇。看到努力后的成果得到认可,并且继续朝着研究的方向前行,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一初心一直在无形中推动着我,即使现在我已经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是我并不优秀,我还可以离“优秀”更近一点,这更需要我持之以恒地努力落实自己的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身为一名党员,我也将继续担负时代的使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科研创新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