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外国语学院研17英语学生林宝琪,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科研经历。脚踏实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件事;仰望星空,需要有目标,去为人生指引方向。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只有努力践行“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才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果实。
一切从零开始
时至研三,临近毕业,回首两年多的研究生时光,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我无法忘记开学时对研究生生活的向往、期待和好奇,也无法忘记开学初面对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时那种彷徨、疑惑和慢慢产生的兴趣。在研一选定张加生老师为导师后,我开始跟随导师研究澳大利亚文学,并根据导师所给的参考书目开始阅读。当翻开《澳大利亚文学史》时,我既茫然又好奇,因为未来三年研究的文学方向和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我都没有接触过,澳大利亚文学对我来说是一个盲区,就当我在纠结是否要一切从零开始时,本来对英国文学有浓厚兴趣的我发现曾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澳大利亚,19世纪前后的澳洲文学有或多或少的英国文学痕迹,我慢慢地对澳大利亚文学产生好奇心,发现这个盲区是一个新鲜的挑战。同时,在导师耐心地讲解和指导后,我了解到澳大利亚的丛林背景隐藏着深厚的民族力量,对澳大利亚文学的兴趣渐渐地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探索的种子。
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后,我捋清了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阶段,根据张老师提供地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亨利·劳森的经典作品,开始阅读并逐字翻译。起初,那些生涩难懂的澳大利亚文学中专有名词难住了我,加上能力有限,一篇短篇小说的翻译要花上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初稿,在这过程中我反复查了字典,但是效果还是欠佳。初稿完成后虽知自己翻译的内容不够理想,但由于能力不足,却不知道如何修改。根据我的翻译,张老师逐字逐句指出了翻译中文字的准确性问题以及流畅度和逻辑问题,这时候我才清楚自己与理想中追求的能力相差甚远,创作和翻译远比自己想象得复杂许多。张老师提供有关澳大利亚名词的专业词典后,我经常与舍友讨论字词运用得是否合理,一字一句地进行再翻译和修改,将生词填补并反复推敲文字的使用。经历了十几稿后,我的第一篇关于澳大利亚文学的翻译《给天竺葵浇浇水》总算初步完成,然而,这只是我踏入学术研究的第一步。
1个项目 1次海外研修 1个团队
在科研方面,我深知自己专业知识不足,因此,我更加努力地朝着科研的方向前进。研一上学期张老师便指导我选择了研究的方向,选题修改了多次后,我确定了第一篇小论文题目。科研小白在学术研究中文献搜寻又是一大难事,国内的学术网站关于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不多,关于研究的作家亨利·劳森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积极利用图书馆资源,运用各种方式通过互联网搜集国外文献,参加学术论坛寻找启发点,同时,张老师也总能为我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在珍贵无比的知识世界里,我汲取着文字的养分,慢慢地沉淀着知识,平时几乎是宿舍、食堂和图书馆三点一线,一心投入到书籍和文献中。
在阅读过程中,我通过整理手上的资料并经过导师引导,发现劳森作品中华人形象的研究尚有缺口,便仔细研读劳森有关华人的作品和文献,发现在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时期华人开始大量向澳洲移民,断定该时期文学作品对目前中澳文化的碰撞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于是根据设想初步完成了第一篇小论文的研究计划。凭借着导师的推荐及自己的研究计划,我的项目得到了中国澳研中心的相关人员的赞许,入选了中国澳研中心的“competitive program”并获得机会去海外研修。在澳大利亚访学时,我充分利用了埃迪斯科文大学的图书馆资源、研读了国内稀缺的第一手资料、参与了学院的研讨会、与研究澳大利亚文学的教授进行了深刻探讨,并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在去澳洲访学前,我关于劳森作品中华人研究的小论文虽然已经定稿,但回国后重新整理在研修时期的感悟,又将论文框架几乎全部修改。访学的经历让我深深明白,在浩瀚的外国文学知识海洋中,研究资料不应该拘泥于国内文献,国际上的文学研究更让人大开眼界。经历十几稿的论文修改,最终我的论文《民族主义时期澳大利亚文学中的边缘人 ——亨利·劳森作品中的华人形象研究》在《外国语言与文化》发表。
学术研究仅有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每周三是导师、学妹和我进行学术讨论的固定时间,在创作论文过程中,原本对文章框架和脉络不确定的我,经过研讨,逐渐对论文清晰化,疑问也在研讨中解开了。正是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和博学和蔼的导师,促使了我完成了论文创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刚接触澳大利亚文学,到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一步步地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行。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于我而言,两年多的时间,让我从一个科研小白,慢慢蜕变成长为一个浸染些学术味“小研”。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但这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束,恰恰是科学研究深入的开始,我不会就此停止努力和奋斗,不管前行的路上有多少困难,我绝不会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