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在九年多的科研工作中,特种医学研究院航海医学研究所姜保春副研究员一路来乘风破浪,长期从事慢性疼痛领域的发病机制研究。他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畏的实践精神,完美诠释了通大人披荆斩棘的治学精神。
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非热门学科,慢性疼痛虽然拥有较为广泛的临床试验案例,但由于人们对其发生机制还不清楚,至今全世界仍然没有充分有效的治疗方案。全球每年约有2500 万人死于疼痛,慢性疼痛俨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博士毕业后,姜保春凭借着自己在分子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前瞻眼光,认为确定新的分子镇痛靶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发镇痛药物,是疼痛领域基础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很多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并不是疾病,而是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姜保春认为,临床治疗中,减缓疼痛的药物运用广泛但同时也有很强的副作用。目前市场上的镇痛药主要分为非甾体类镇痛药,吗啡类镇痛药和镇静药。非甾体类镇痛药物适用于轻度疼痛,吗啡类药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慢性疼痛,但容易造成成瘾和呼吸抑制,根据美国cdc数据,每天有91 人死于吗啡过量。
尽管替代阿片类止痛药的新型产品市场需求极大,但这一领域在国内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出于自己的专业使命感,姜保春还是在博士毕业后就选择加入特种医学研究院,进行慢性疼痛领域的发病机制研究,寻找可以转化的疼痛治疗分子靶点。姜保春说:“我知道这是一块‘硬骨头’,但我还是要啃。”
凭借着充足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科研基础,2018年,姜保春获得了去美国罗格斯大学访学的机会,人在异国,既要参与国外的科研任务,又要带队指导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了克服这12个小时的时差,熬夜通宵成了姜保春的常态。“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很宝贵,它赋予了我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开拓自己学术视野的机会。”在罗格斯大学的访学经历让姜保春看到了国外实验思路上的系统性优势,同时他也意识到,国内实验室的水平已经处在国际前沿,面对国际学术界的各种声音,中国的科研团队应该再多一点自信。“美国实验室能做的实验我们都能做,并且我们做的也不比他们差。”
“自由但不散漫,执着但不蛮干。”这是姜保春对国外研究者的评价。他说,在科研道路上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克服畏难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力度推进基础研究,打好“地基”。“所有机制和所有的应用研究都是以基础研究为基础的。没有基础学科的实践推进,药物的临床应用几乎不可能得到发展。”带着这样的体悟,回国后,姜保春带领实验室团队成员投入到了下一个项目的研究中。
大量的临床病理研究经验让姜保春发现疼痛的产生和维持并不仅仅是神经细胞的问题,外周神经损伤引起脊髓神经炎症会导致中枢敏化造成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这或许能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解决提供新的途径。
在研究“drg中溶酶体酸性脂肪酶lipn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和机制”这个全新的课题时,由于国内研究疼痛代谢的专业人员较少,没有大量的实践案例可供参考,许多团队成员在一开始就对该项目成果的发表缺乏信心。“没有实践案例,那我们就自己做。”尽管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不够成熟,但姜保春还是决定将这个选题进行到底。他喜欢把追求科研目标的过程比作爬山,“做科研就是这样,不能说什么课题流行做什么。这座山爬了半年,换了座山又爬半年,你永远不会爬到山顶。”
为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给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一个解释,研究团队需要自己制作、定位抗体。基因本身就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医学研究领域,市场上现有的抗体根本无法购买投入使用。为了取得更加有利的实验数据,姜保春带领团队和社会企业合作自行设计抗体,取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姜保春说,科研实践并不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挑战高难度系数的大冒险。“只要和研究领域相关的,不管多困难,我都愿意亲自去实践尝试。”
截至目前,姜保春和他的实验团队已经斩获了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个奖项。面对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姜保春充满自信,“我们有一支国内一流的实验团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新的成果、新的突破。”
(校报学生记者 乔心怡 李淑媛)